三十六计之一的瞒天过海,“瞒”的原来是这个“天”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合称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学的双壁,是千年华夏文明孕育出来的智慧奇葩,因年代久远,至今其真实编撰者已不可考证。而相信提到《三十六计》,大家并不陌生,大多数人都能列举其中的几个计谋,如无中生有,隔岸观火,欲擒故纵等。
“三十六计”又称为“三十六策”,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将檀道济,据说此人足智多谋,曾与北魏军作战,在自身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下运用令人佩服的计谋带领所部全身而退,因此闻名后世。《南齐书》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由此可见“三十六策”说法早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初步形成了,经过后世的不断补充,扩展和完善,最终在明清之时成书,呈现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 这部集历代兵家名将谋略之大成的谋略奇书,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智慧,连法国上将拉特斯都曾赞其为“小百科全书”。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为“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意思是带兵打仗,防备得周劝时更容易麻痹大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就会失去警戒。秘密时常潜藏在明显的景象中,并非存在于暴露的事物外。明显的事物发展到极致,反而常常成为最隐秘的存在。
所谓的瞒天过海,就是善于用高超的伪装之术迷惑对方,欺骗对手,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陈其不备,突然发力趁虚而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瞒天过海”的精髓在于一个“瞒”字。“瞒”即隐瞒,“天”指天子。“瞒天过海”的原意就是要欺瞒天子来达到让他过海的目的。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天子李世民御驾亲征,亲领三十万大军东征。一日浩荡大军来到大海边上,李世民见面前汪洋大海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李世民心生恐惧,欲班师回朝,众多官吏不知如何劝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