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仿效西方,花重金组建一支新式军队,新军:“把大清埋了”(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上图_ 《大清会典》
绿营又称绿旗兵,是清朝武装力量的重要补充。顺治初年,清政府收编明朝残余部队,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绿营,极大地缓解了八旗兵力的捉襟见肘,还取得了“以汉治汉”的良好效果。
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绿营兵力总体维持在60万上下。绿营建制分为标、协、营、汛四级,各省绿营最高长官为从一品提督,重镇驻防长官为正二品总兵,往下依次是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和把总。
由于根深蒂固的民族偏见,清政府对绿营采取扶植利用加防范限制的策略。在兵力部署上,京师重镇基本由八旗集中驻守,而绿营则在全国各地分散布防。绿营以步兵为主,其武器装备和供需给养远不及八旗,军事行动中往往被作为前驱,而以八旗压后,伤亡也比八旗严重。
上图_ 满洲八旗
八旗作为职业国防军,不兼其他杂差。绿营除防务工作,还要承担地方治安巡逻、缉捕逃犯、物资押送、抢险救灾等社会工作,职能与主责主业日渐脱节。乾隆中叶以后,绿营军纪松弛,操练荒废,战斗力直线下降。嘉庆皇帝亲自校阅部队操典时,甚至出现了绿营兵“射箭虚发,骑马坠地”的场面。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军以两千七百人打败绿营四万余众,绿营被讥笑为“纸糊的军队”,随后被清政府逐步裁汰改练。
团练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闪亮登场,从民间组织一跃成为国家队。八旗和绿营被天平天国被打成两块废柴,1853年,曾国藩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为湘军,成为清政府镇压叛乱的主力。不久,李鸿章承袭湘军营制创办淮军,装备洋枪洋炮,聘请西方军事教官操练,开办军事学堂培养人才,创建北洋舰队,陆海军一体发展,实力不断增长。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湘淮军改为驻防军,升格为国家正规军。甲午战争中,湘淮军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之后也悲壮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