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圣胡安”号潜艇的最后时刻:44名艇员可能瞬间死亡(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11月15日凌晨0:30,潜艇向地面报告称,海水经通风系统进入潜艇造成“蓄电池出现短路,并有火苗的迹象”。
7小时后,潜艇经卫星电话向地面再次发出报告,称火势得到控制,但艇艏的蓄电池无法再使用——这是“圣胡安”号的最后一次通信。
不过,阿根廷海军司令部当时并未因此拉响紧急警报。海军发言人巴尔比一再强调,“他们(指艇员)应当将受损电池隔离,并使用备用电池返航”。
Jorge Villareal是一名退伍海军老兵,他的儿子Fernando Villareal是“圣胡安”号上的电力技术人员。“他从没告诉过我潜艇有任何严重的技术故障。”Jorge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对他来说,打理潜艇的日常问题是非常容易的。他说过工作就像在家里换灯泡一样。”
谁是谁非?
然而,最新的消息显示,潜艇失联或许并非纯粹是技术故障或运气不佳。
目前,阿根廷司法机构已经开始着手调查“圣胡安”号失联一事。据当地报纸 La Nacin报道,国防部一份2015-2016年的审查报告称,海军潜艇上主管蓄电池的官兵“试图直接影响电池的购买,以使一些供应商获利。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取得的可能是已经过期的材料,并构成犯罪。”但是,国防部官员拒绝对内部调查发表评论。
引人注意的并非只有这一点。当潜艇向地面报告蓄电池出现问题时,一位地面的潜艇指挥官下令潜艇必须继续按计划向北航行,而不是向西驶向距离最近的陆地——阿根廷当地媒体和一些艇员家属认为,这一决定很可能让潜艇持续停留在深水区,令后续的搜救更为困难。
不过,海军发言人巴尔比显然并不认同这种质疑。“无论是艇长还是上级机构,在潜艇还有备份动力的情况下,都不会将之视为紧急事态。”
尽管如此,当地时间15日10:51,据美国军方和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的专家分析,在潜艇最后一次联系地面的位置以北约35海里处,传来一阵阵“异常、短暂、剧烈”和“非核的”的爆炸声。多数媒体及外部专家认为,爆炸很可能与电池相关,因为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由于要发生电解水的副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氢气——这一极其易燃易爆的气体。
正常情况下,潜艇在充电过程中必须确保艇内产生的氢气的浓度位于非常低的水平。但是巴西军事专家Nestor Antunes de Magalhes认为,“这就像一起空难,其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小事引发最后的结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