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丨浙江考古“前浪”传说(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那么,它的过去是怎么样的?
时代呼啸着如火车滑向远方。
什么是时代?不同行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定下了坐标,让我们可以回头去寻找,他们曾经搭下的台阶,点亮的灯光,对照自己。
如今,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已远远高于70年前。但是,在那个没有坐标的时代,他们曾在夜空中摸索,寻找那颗北斗星,用脚步丈量历史的脉络,甚至孤军奋战。
这叠偶然发现的手稿,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在搜索引擎中,在历史讲述中“消失”的所长,揭开了浙江文物保护开创期那些少为人知的往事。
在看到这本自传前,孩子们对他跑了一生,写了一辈子的“文物古迹”,又近又远,有一点疏离。但他们知道,爸爸身上有一种极大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来自哪里?
王士伦在河姆渡遗址。女儿说,这是1970年代后期爸爸冬天经常穿的老棉袄。
(一)
1953年5月初,24岁的小镇青年王士伦来到杭州,到一个新单位报到。
他温岭师范毕业,此前在黄岩的小学做过老师,在华东革大当过政治教员。眼前这个爬满葡萄架的院子,芭蕉树、月季、蔷薇,完全是另一个审美天地。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前身)职员施昕更先生在良渚的试掘,1938年《良渚》报告的出版,成为浙江考古的发轫。但是,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田野考古活动几乎完全停滞。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开展,考古任务艰巨,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环城西路20号,如今的环城西路和龙游路交叉口,奥斯卡电影院那一带,离沙孟海故居不远,只有老杭州才知道,70年前,这里曾有一幢西式小楼,藏龙卧虎,文脉聚集。195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文管会)在小楼里诞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