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卫618年!我和我的天津,这里有几代人的记忆拼图(28)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在我的记忆中,过去杨柳青镇有三家澡堂子,全在运河边:一是药王庙大街的周家澡堂子,堂名“清泉池”;二是河沿大街的张家澡堂子,堂名“新泉”;三是估衣街东的王家澡堂子,堂名“聚华”。
澡堂子门口的幌杆子比其他商户高一些,杆子上挂着一盏长圆形的红灯笼,上写一个“堂”字。挂上灯笼表示营业,摘下灯笼表示水还没烧开,或是歇业。每家澡堂子的外墙根儿都摆着一溜大水缸,这也是杨柳青特色,因为那时杨柳青一带运河水质浑黄,澡堂子的小工每天傍晚从运河里挑水,注满水缸,转天一早泥沙沉底儿,舀出上面的清水,挑到后院,用大灶烧热,再灌进浴池里。
这三家澡堂子都没有莲蓬淋浴,只有大池子。平常池子里的水整天不换,水浑得像米汤,逢年过节洗澡的人太多,才会一天换两次水,还要在大门口贴告示。所以有经验又有时间的人都是一大清早顶门就去,这时池子里的水最干净。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跟父亲到澡堂子洗澡,甭管多浑的水,照样扑腾得开心,洗得清爽。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过去的日子了。
杨柳青镇有两条胡同的名字也跟澡堂子有关:一是老塘子胡同,位于估衣街南侧,相传清乾隆年间胡同里开了一家澡堂子;二是串心塘子胡同,也在估衣街南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过去有一种行当——水铺,老天津人都有到水铺买开水的习惯。杨柳青有十几家水铺,后大街有梁记水铺、估衣街南有张记水铺、药王庙西有郭记水铺,镇内最大的是“三不管”的于家水铺和老公所口的卞家水铺。
早晨5点,水铺的第一锅热水就烧好了。农村人起得早,泡茶、洗漱都要用热水,所以水铺的买卖从大清早就开张了。开水一毛钱一大铁壶,杨柳青人管买热水叫“倒水”,大人一般都吩咐家里的半大孩子,“到水铺倒壶水去”。富裕人家买了开水回来,倒进暖水壶,喝完了再去买。普通人家过日子节省,每天买上一两壶开水,只是沏茶时,或小孩子吃饭时才喝些热开水。穷苦人家基本不买水,中午或晚上做完饭,用大铁锅烧一大锅开水,用土灶里柴火的余温温着铁锅,也能喝上热水,不过铁锅里的水总有一股菜汤子味儿,只有家里来客人时,才会去水铺买一壶开水给客人沏茶。
还有一件事挺有意思。清光绪年间,天津城里的点心铺需要瓜子仁,组织城里居民嗑瓜子。但城里人不爱干这个活,祥德斋、胜兰斋等点心铺就到杨柳青找人干。杨柳青有一户姓范的人家,组织附近居民嗑瓜子赚外快,逐渐发展成小产业,陆续有陈家烟铺、瓜子刘永、板桥胡同宋家、天齐庙前姜老卫等人家干起这个业务。这些人家从东北进货,主要是西瓜子、南瓜子、倭瓜子、葵花籽。村民们领来瓜子,嗑出瓜子仁后交货、领钱。我记得每到学校要交学费时,妈妈就让我去嗑瓜子。我搬个板凳坐在院门口,连着嗑好几天,能挣一点儿钱。所以过去有个说法,门牙有豁口的闺女十有八九是杨柳青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