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东逝英雄不再,青山依旧夕阳几度,白发渔樵笑谈古今(10)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孙权反击的手段也有两种:一种是效法曹魏,即放弃使用货币,回归实物经济状态,以此建立一道防火墙,彻底阻隔蜀国虚值大钱的流入;另一种是正面回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也用贬值的货币去应对蜀国的虚值大钱。
实际上,曹魏回归实物经济的应对办法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曹魏地处北方,黄巾军起义以及董卓之乱以后,社会经济遭到了持续的战乱破坏,就像曹操诗里所描写的那样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种社会环境下,退回到实物经济状态是当时社会的自然选择,并不是曹魏所情愿的。因为只有在货币经济状态下,政府才更容易从社会上调配或筹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曹魏也曾经几次试图恢复使用五铢钱,但这种努力最终都因条件所限,以及蜀国贬值货币的冲击而没有成功。
所以说,孙权不可能效法曹魏,以退回实物经济的方式来应对蜀国的攻击,只可能选择正面的回击。但是,孙权反制措施之强烈、幅度之大,却是远远地超出大家的想象。他竟然一出手,就造出了面值当五百的「大泉五百」来应对刘备的「直百五铢」。这既反映了孙权的决断与气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形势的紧迫与严峻。
前文讲过,在早期金属称量货币时代统治者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重量不变或稍微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成倍地、大幅度地加大货币的面值,使其成为虚值大钱;另一种则是在保持面值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货币的重量和尺寸,使之成为减重的小钱。这两种手段的目的实际上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用尽量少的铜兑换到尽量多的物品。
刘备铸造直百五铢大钱,使用的就是第一种方法;孙权强力反击刘备所使用的手段,实际上用的也是第一种方法,只是膨胀的幅度更大。他用当五百的膨胀幅度来应对刘备当一百的膨胀幅度,希望以此阻断蜀国直百五铢钱的流入,以及吴国物资的流出。
那孙权反击的效果如何?蜀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三)
面对东吴的强力反击,蜀汉被迫采用了通货膨胀战术的第二种方法,即减少重量。于是直百五铢钱的面值虽然没有再增加,但是重量却已经从最初铸造时的 7 克左右,急剧地减少到 1 克,甚至最轻时仅有 0.5 克。
蜀汉的这一回击手段也非常地阴狠,看似没有改变货币的面值,但实际在重量上减轻了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多。这迫使东吴也不得不将两种通货膨胀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即一方面将货币的面值从当五百提高到当千,甚至当二千,乃至最后高达当五千,另一方面则将重约 20 克的「大泉当千」减重至 12 克,最轻的不及 4 克,有的甚至还没有五铢钱重。改铸「大泉二千」的时候,面值虽然增长了一倍,但是重量只有 12 克,后来又减重为 10 克,再减为 8 克,甚至有的轻至 6 克不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