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棣的奇幻漂流|百家故事(8)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一个晚上,很晚了,一对老夫妻突然出现在店里,要了一碗面条。正是炸串店热火朝天的时候,大人们顾不上这一碗面条,只有刚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鹤棣注意着他们。他看到老夫妻就坐在那儿,桌上没有任何食物。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蛋炒饭比面条快,他上前去问,爷爷奶奶,如果你们饿的话,改成吃蛋炒饭可以吗?他去炒热了一碗蛋炒饭,给他们盛了过去。
童年的王鹤棣
成为演员之后,这些故事作为某种痕迹留存在他身上,成为了他关于表演的启蒙。王鹤棣没有受过科班的表演教育,朋友贺开朗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他认为王鹤棣在炸串店的经历,其实很像学校里观察人物的课程。王鹤棣从小被动地见识了各种人,炸串店给了他很多关于世界的认知,王鹤棣说,他是「用一颗小朋友最干净、最干净的心去看待这些所有的问题的」。
9月初的北京郊区,《人物》的采访在傍晚开始,王鹤棣结束了拍摄,换上了自己的白T恤和牛仔裤,松弛下来。热意散去了,他吃着饼干,嘴角留着饼干屑,熟门熟路地回到一个小城少年的状态里。很少有明星愿意把自己作为普通人的过往讲得那么细,但王鹤棣不拒绝任何问题,他的话语里有一种轻快的坦诚,好像对什么都无所顾虑。
小城生活于他而言是种滋养。开炸串店之前,他的父母在长征制药厂工作,当地人称为长药社区,这是一个浓缩版的城市,几乎能满足生活的全部所需,人在其中出生、工作与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简单、紧密,他回忆起放学回家那一路,要打上一路的招呼,闻得到每家每户做饭的香味。
童年好友振宇比王鹤棣小一岁,家就住在隔壁栋。他们是社区里远近闻名的「放养」野孩子。不放养的孩子是出不了家门的,要么在练琴要么在学习,但王鹤棣即使被父母送去城里念书,每天晚上回家还是要和振宇混在一起,他们有六七个人,乐山话叫「兄弟伙」,因为打篮球厉害,家里有炸串店可以请大家喝饮料,王鹤棣成了老大,他们打篮球,滑滑板,偶尔打打架。「兄弟伙」们很有原则——不欺负小的。大孩子来抢篮球,抢卡片,他们就扔石子、吐口水。王鹤棣是冲在前面的那一个,他不是小心翼翼的性格。
等到天完全黑了,篮筐也看不见了,王鹤棣和振宇一个一个把大家挨着送回家。大院里有不少坡,他们滑着滑板从坡上冲下来,大吼大叫。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