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刀的起源,最详细的科普,一次了解大马士革刀的来历(8)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乌兹钢:乌兹钢是著名的铸造型花纹钢之一,也是古代波斯工匠锻造大马士革刀的主要原材料。用现代材料学的眼光来看,乌兹钢是印度某地出产的一种坩埚冶炼的高碳钢。它的碳含量较高,在当时属于质量上乘的刀剑材料。但是现代人显然已经把乌兹钢神化了,认为乌兹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印度物产,而且只有乌兹钢才能锻造出性能优越的大马士革刀。其实任何一种古代钢材或者刀剑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声誉,主要是因为它和同时代的其他钢铁以及刀剑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乌兹钢不是所谓的神钢,它就是一种土法炼制,包含很多杂质的高碳钢。甚至与同时代的中国钢铁相比,印度的冶炼技术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印度出产的乌兹钢被贩运到波斯,成为波斯锻造大马士革刀的材料,大马士革刀又被欧洲人发现、命名和传播,这些历史结果有地缘方面因素,也包含巧合的成分。
坩埚冶炼法:坩埚加工,是将精炼的铁矿石干燥后,与其它配料放入经火硬化的小型粘土坩埚中,坩埚的尺寸要根据炭火的热量来定夺。铁矿在坩埚内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在持续加热24-48小时这一时段中,温度从1000℃升到1200℃,矿石会转变成多孔的铁质,也就是海绵铁,并留在坩埚底部。之后温度慢慢冷却至800℃,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24个小时。钢锭冷却后,铁匠把坩埚从火中移开后打破,取出其中的半球形钢锭,然后放在铁砧上进行锤打,作硬度试验。经过铸造的钢锭非常硬,锤打后也不会有凹痕,所以还需用含有铁锉屑、或者粉末状铁矿石的粘土混合物将其覆盖,然后重新加热到约700℃至900℃,火焰颜色为火红色时,再进行硬度试验,直到钢锭的硬度降低到可以锻造的程度,否则一直重复这个热处理过程。 700℃至90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的温度。
铁匠只能靠经验、用眼看火焰颜色来判断。最后得到可以进行锻造的钢锭。
乌兹钢的配料(添加剂):印度工匠在铸造乌兹钢锭时,除了将印度最优良的铁矿、黑锰矿放在坩埚内熔炼,还会添加一些辅料,如:麻栗树、木炭、毛竹及某些他们认为是神圣之植物的叶,例如名为(Huginay)及(Tangada)树之果实,这些配料在熔炼过程中不但有促进作用,还一定程度上为乌兹钢提供了微量元素,对最后的性能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大马士革刀的起源,最详细的科普,一次了解大马士革刀的来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