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北京总共有十四位皇帝,为何景泰帝朱祁钰没有葬入十三陵?(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其郕王祁钰承皇上寄托之权,而乃乘危篡位。改易储君,背恩乱伦。荒淫无度,几危社稷,岂特昌邑之比乎?幸遇皇上豁达大度,宽仁厚德。友爱之笃,待之如初。又存其所葬杭氏僣拟之迹而不废。虽圣德之可容,奈礼律之难恕。伏望夷其坟垣,毁其楼寝。则礼法昭明,天下幸甚。—《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八》
这当然是叔侄二人自导自演的一场好戏,朱祁镇立刻让寿陵的修建者赵荣再去亲手将自己的作品毁掉。至于已经葬入寿陵的杭皇后梓宫及尸骨如何处置,史书未载,至少肯定不会运到西山与朱祁钰合葬。而遭损毁之后的寿陵就此荒芜,此后一直被称为“景泰洼”,到明朝末年被用作了光宗庆陵的用地。
结语:由于生前只是郕王,景泰帝朱祁钰死后自然是没有资格葬入天寿山帝陵。虽然朱见深在做了皇帝之后以德报怨,恢复了叔父的皇帝身份,还给他上了一个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但由于没有庙号,依然算不得一个正经的皇帝。

明朝在北京总共有十四位皇帝,为何景泰帝朱祁钰没有葬入十三陵?


景泰陵
恢复帝号之后,朱祁钰在西山的墓园得到了一定的扩建修缮,被称为景泰陵。但陵宫建筑仍按王陵的级别覆以绿瓦,实际上仍是王陵。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明世宗朱厚熜陪着生母蒋太后一起拜祭了景泰陵之后,认为其规制不符合帝陵标准,下旨予以重新修改。所有绿瓦全部改成黄瓦,原本位置不对的碑亭也进行了重建,这样一来朱祁钰的陵寝终于看上去勉强像一座帝陵。
甲子,建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碑亭。—《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三》
崇祯帝殉国之后,小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此时的局势危如累卵,比起两百年前的北京保卫战更为严峻。为了凝聚江南军民抵抗义军的士气,弘光帝下旨追尊朱祁钰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当然这位代宗皇帝的神主牌位有没有被放进南京太庙,由于史料缺乏,那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