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王朝二百年之(一):南诏初起,历史古道的屐痕(9)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这时,唐玄宗已经登基,登基之初的唐玄宗,很有祖先唐太宗的风韵,岂容战火蔓延开来,烧塌自己的宝座,于是,他派出大军进入云南,一场大战,将兵乱扫清。
在整个战争中,罗盛炎“独奉唐正朔”,一个“独”字,可见他既定方针没变。
这条国策,是南诏最终强大的根本保证。
在制定了基本国策后,细奴逻决定迁都。他到处转悠,最终将都城设置在蒙舍川,这儿“肥沃宜稻禾。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荾芡之属”;“邑落人众,蔬果水菱之味,则蒙舍为尤殷”,总之,这儿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土地肥沃,便于耕作。至于都城的具体位置,就选在垅玗图山。
垅玗图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当时,南诏并非最大的诏,它的邻居蒙嶲诏,显然要比它强大得多。蒙嶲诏的国王一旦激情大发,就马上号角一声,组织人马,刀枪撞击,来到南诏,耀武扬威一番,或者攻城略地,或者抢劫财物,或者索要美女。南诏抖抖索索的,一直处于对方剑锋的威胁之下。建都垅玗图山,显然让南诏占据了地理优势。因此,细奴逻曾数次组织军队,击败蒙嶲诏的进攻,使得自己在六诏里渐露头角。
细奴逻另一个强国之策,就是搜集人才,选拔能员,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在南诏神话里,当时的南诏有两个著名人物,一个名各郡矣,武艺高强,精通兵法,帮着细奴逻训练士兵,锻打壮士,让南诏军队,如一柄无敌利刃,所向披靡。另一个名叫罗傍,智谋出众,能断大事,帮着细奴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神话记载道:“又於兴宗王之时,先出一士,号曰各郡矣,着锦服,披虎皮,手把白旗,敎以用兵;次出一士,号曰罗傍,着锦衣。此二士共佐兴宗王统治国政。”
兴宗王,是细奴逻的儿子罗盛炎的称号。
他在任的时候,最为信任的倚为臂膀的,是张建成。后来,历次出使大唐的,就有张建成。
因此,神话里的一文一武,应该是辅佐细奴逻的波罗旁和郭郡矣,用《增订南诏野史》里的话,“时澂江人波罗旁有经济才,用为文臣;郭郡矣素以勇略闻,用为武臣”,两人名字,和神话里的名字读音相同,只是字异罢了,那是音译的不同罢了。
三大策略,让南诏一天天强大起来,如一轮太阳,缓缓升起,最终走上“兵强国盛,辟土开疆”之路。
5
唐高宗上元元年,即674年,细奴逻完成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死了。儿子罗盛炎继位。罗盛炎死后,他的儿子炎阁接过权杖。
炎阁当上南诏的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拳脚,施展才华,就在当年死去,弟弟盛逻皮接过南诏权杖,成为第四代南诏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