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十三针:古人治疗神志病的经验总结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十三鬼穴出自唐代大医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以“鬼”一以贯之,表明针灸的起源与巫术的某种联系。
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往往将疾病视为一种来自于鬼魅邪气的惩罚或是诅咒。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神志疾患被认为是鬼气缠身,这导致了人们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非常的有限和原始。不过,先民们并没有放弃对于疾病的治疗,他们开始利用祈祷、跳神、画符、咒语等幻术来驱除鬼邪,这也是他们对于疾病治疗的一种尝试。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真正地治愈疾病,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时,针灸便应运而生,针灸不同穴位以达到驱除鬼邪之目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也标志着巫、医分离的历史性进步,虽然这种治疗方法的名字上仍未脱离巫的印记,但是这已经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治疗方法,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面来具体看看十三鬼穴的文化意义。
1.人中穴
人中穴,名鬼宫。

鬼门十三针:古人治疗神志病的经验总结


《说文·宫部》中提到:“宫,室也。”意为宫与室是同义词,但若要细分的话,宫指的是外围的环绕之处,而室则指的是内部。这是第一个含义。第二个含义则是指五声中的“宫商角徵羽”,其中的“宫”是中央的意思,代表着居中央唱四方,是四声的纲领。再看人面,鼻是面部的中心,人中穴就位于鼻唇沟上方1/3处,是督脉的主要穴位,与任脉仅一口之隔。由于地气通于口,天气通于鼻,人居于天地之间,因此人中穴是连接天地阴阳的关键之处,特别是督阳(上1/3处),对于治疗闭证厥证,开窍醒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少商穴
少商穴,名鬼信。

鬼门十三针:古人治疗神志病的经验总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