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湘江,别为我哭泣(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故此,杜甫在他的诗文中傲娇地写道“吾祖诗冠古”,并且在他的儿子宗武生日时,谆谆告诫儿子“诗是吾家事”。
写到这儿,我想到了一件事:李隆基七岁时,曾怒斥武家子弟:“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
杜甫的“诗是吾家事”和李隆基的“吾家朝堂”是一个语气,也是相当的霸气侧漏。
七,这个数字很有意思,什么七仙女,七大姑,七龙珠,七巧板,七宗罪,七种苦,七匹狗,七尺男儿,七年之痒,七个小矮人的------
难道是因为女娲正月初七造人,是人日,人类从此就爱上了“七”?
古时候的神童,也多在七岁这一年一鸣惊人,比如司马光砸缸,骆宾王咏鹅,寇准咏华山等等,都是七岁时干的,没有多一岁,也没有少一岁。
那么杜甫在七岁时,有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呢?有的,杜甫在他的诗作《壮游》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这个就比较厉害了,你咏鹅、咏山、砸缸什么的,那毕竟是实实在在的“意象”,都在那儿摆着呢,杜甫七岁咏凤凰那可全得靠想象。
遗憾的是,杜甫的这首《咏凤凰》诗,和他少年时代所有的诗文一样,都没能够流传下来。
杜甫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后改任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母亲为博陵安平崔氏,在杜甫几岁时就去世了。杜甫的幼年,寄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
二姑母待杜甫视同己出,甚至待杜甫比自己的孩子都要好。
有一次,二姑母自己孩子和杜甫同时染上了严重的时疫,二姑母总是先照顾没妈的杜甫,结果自己的孩子病死了,杜甫存活了下来。
后来杜甫知道了这件事,他愧疚、感激、难忘。再后来,二姑母去世,杜甫就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颂扬二姑母的实例,写进了二姑母墓志铭里。
有了二姑母的悉心照料,杜甫并没有因母亲的早逝而缺少母爱。他和天下大多数儿童一样,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童年。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七回。
——《百忧集行》
看看,摸梨摘枣,一天上树七八回,杜甫跟现在的熊孩子没什么区别。
有人说,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这其实都是让文首那张杜甫画像给害的,我们都被语文课本骗了一千多年。
杜甫真正出名,那是他去世近一百年后的事,杜甫在世时也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他长什么样没人关心,更没人记载描述。
不像李白,活着的时候就名满天下了,对他的相貌描述就很多,比如什么“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之类的等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