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从军行》里的青海(2)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与其说,这是将士瞻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诗人和将士脑海中同时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诗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被诗人融合在慷慨悲壮而又激昂的景色描写中。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到了后来,西域演变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
我时常在想,王昌龄既然到过西域,那他一定来到了青海湖,要不他怎能写出如此境界开阔、气象宏伟的诗歌?!诗人行走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时,正为国家的安危忧心忡忡,他的眼里还有风景吗?诗中的青海是指青海湖一带,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那时候青海还没有建省,但对于长云即阴云密布的解释,我是颇有微词的。我是见过青海长云的人,领略过青海长云的云蒸霞蔚与变幻莫测。青海湖边空气稀薄,空气特别通透,云彩流动得快,而此刻的云,也一定是白云。但因为诗中一个“长”字,让我们真正地认识了古时候青海,这个“长”有着一种奇妙的力量,仿佛把一切打开了,它把青海湖的缥缈素洁、遥不可及放得无限大,就因为诗人诗中的一个“长”字,使绵亘千里的雪山变得暗淡无光。更何况诗人是行走在烽火连天、旌旗翻卷、胡笳声咽、柳笛悠扬的边塞。也只有这个“长”才能托起诗人的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诗人的爱国情怀与豪情壮志被战火点燃至沸点。
于是,诗人铁骨铮铮的诗句从胸中汩汩流出,一发不可收拾。
漫漫边关,风沙满地,放眼是一望无际的青海湖,湖的对岸横亘着绵延千里的茫茫雪山,抬头是飘忽不定的长云,让诗人联想到频繁的边塞战争远未停止,远征将士的归程亦遥遥无期。我想,一定是青海湖的长云承载了诗人太多的不幸和伤痛,诗人的一腔忧国忧民的思绪,化作边关的一缕烟云,随风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
岁月裹挟着青海的黄沙,雄浑、苍凉、清绝,成为千古人杰王昌龄诗歌的生命底色,葳蕤在青海广袤的大地。诗人为我们呈现了一片特定时间内苍凉、空寂、萧瑟的边塞景观,也给中国诗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推荐阅读
【夜读】丝路大通
【夜读】软儿
文/清香
刊发于2018年5月11日《青海日报》第12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