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心:《读书生活》所呈现的1930年代的“小市民”生活(11)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那天下午,工人领了季度工资。工作三个月后,乔英的工资仅仅4元。她的老板以保管费的名义扣掉了6角。
回到家后,乔英把工资给了母亲。房东太太及时出现,要她支付3元的房租。此外,她还要求偿还2元的欠款。“母亲给她说了半点多钟好话,结果是给她三块钱才把她劝走了。剩下那一块钱就买了一点米买了一点油。两餐没有吃饭了,肚子饿得很凶。晚饭吃得特别多,一口气吃了三碗饭……母亲又想起了她年轻时候父亲在世的那种日子来。”

叶文心:《读书生活》所呈现的1930年代的“小市民”生活


蚕丝厂里劳作的上海工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乔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并负担母亲的开支,但她却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自豪感。由于环境所迫,乔英不得不成为家庭的支柱。这个故事有明确的坏人——市侩的房东太太,以及管理工厂的老板。他们并不以真实的个体出现,相反他们代表了包租婆、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他们追逐自己的利益,而这正是整个经济制度预设的行为逻辑。作为家庭保护者的父亲去世后,家里的女人必须独自面对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就此瓦解。女人可以支撑起家庭的开支,却无法改变人们心中的纲常。男性家长的去世,让母亲与女儿低人一等。正是这一点让母亲垂泪,让女儿无奈。
《读书生活》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章,都把父亲的死亡作为家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比如孙述之,他的父亲死于上海,他上中学、当教师的梦想也随之化为泡影。这时孙述之才15岁,刚刚在家乡上完了小学。他舅舅很尽职,来安慰孤儿寡母,承担起照顾这个不幸家庭的重任。他利用自己的关系,把孙述之安排在县城的当铺里当学徒。孙述之要学习做生意,不得不辍学。去工作的那天,舅舅承担起男性家长的角色,把孙述之带到当铺,并代表家人见证了拜师仪式。仪式和工作场所都是只给男人去的,孙述之的妈妈不能在场。她只能在儿子离开家的时候,泪眼汪汪地看着他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随后的三年,孙述之每年只可以回家三次,从今以后,这个男孩的生活基本上就掌握在新师傅的手里了。
苑方栖13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他父亲是一个私塾老师、小学老师,后来成为一所公立小学的校长。苑方栖坐在父亲腿上趴在桌子上学习读写,他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他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个文人。由于父亲的去世,苑方栖只好辍学,在偏远乡下的一个酱油厂当学徒。从早到晚,都是忙不完的累活。如果晚上还有精力,他会阅读一些父亲写的文章,这是他珍藏的特别学习教材。他希望汲取知识,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受教育者的行列。然而,苑方栖只能在私底下偷偷读书。学徒必须要学的是珠算和记账,“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是读文学作品和保持文学兴趣。尽管师傅一旦发现就又会大发雷霆,苑方栖还是冒着这样的危险,继续阅读着父亲的文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