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心:《读书生活》所呈现的1930年代的“小市民”生活(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李公朴总结道,民族和国家面临的最高任务是巩固抗日战线,并致力于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他敦促“杂志的所有读者”记住上述4个纪念日,并对这些日子的意义做出新的认识。他号召大家随时行动起来;尽管小市民们可能认为自己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蝼蚁,但蝼蚁却可以组成强大的军团,保卫自己的国家。
然而,李公朴谨慎地提醒读者,在投身反侵略斗争的同时,还必须保住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现在还不是抛弃一切的时候,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与书写,对当前世界有新的认识,所以才需要依照《读书生活》给出的书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
同一期《读书生活》中,李崇基另有专文,接续了李公朴的话题。关于“为什么要学哲学?”,他解释说,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永远不要盲目地相信传统,而是要有意识地做出选择。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是一种行动,一般人都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许多市民囿于自己的观念与视野,常常无法做出选择,而观念与视野正是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产物。他们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人生观”,从未加以审视,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把握社会现实的能力。这在承平时期或许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片面的价值观会带来“错误的想法”,继而引发悲剧性的选择,譬如自杀。因此,哲学是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课程。哲学能够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一旦掌握了真正的科学方法,一个人就能以新的方式看待整个世界,继而对人的存在及其归宿都会有新的认识。李崇基认为,哲学课程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而且所有读者都有能力学习哲学。
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新的意识,就会在时机来临时做好行动的准备。
《读书生活》的编辑们描绘出这样的图景:30年代的中国人生活在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民族不断受辱,社会普遍贫困,中国内外交困。工厂和商店停业,失业率不断攀升。随着农村经济濒于崩溃,大量农民被迫离乡谋生。许多人从一个城镇流浪到另一个城镇,却找不到工作,更无法获得援助。更有甚者,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榨下,即使是有产者与知识分子也因经济萧条而贫困,因失业的威胁而困苦。由于职业前景暗淡、市场波动起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寝食难安。中国政府早已捉襟见肘,并且内部斗争不断,并不能为广大人民提供指导、规划与帮助。有权有势的人对广大群众的福祉漠不关心。由于中国资本家为虎作伥,中国人努力工作生产的财富大都流向海外,进入了外国帝国主义的口袋。同时,日本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压迫。东三省和内蒙古相继沦陷,进一步剥夺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