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爱面对面聊天了?(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当然也有人觉得社交可以不存在,比如答主@杜嘟嘟,只不过前提是,「得耐得住寂寞,不会因外界的反馈而感到情绪波动。」
这种思想的碰撞也时常在节目中出现。
还是李雪琴提出的那个问题,李松蔚的回答是,「其实有一些人,他们的需求就是不社交」。这是可以让0社交人群保持舒服的状态,虽然这种状态很难受到他人认可,但有土壤的时候,倒也是可以实现。
李松蔚觉得自己的某些时刻也需要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当他参加完一场上百人的聚会,从社交场走出来的那一刻,他只有一个感受,「非常累」。为了补充在人际交往中消耗的电量,他会选择花40分钟一个人走回家,一路的独处让他感到自己「在和这个世界一点一点恢复联系」。
但席瑞却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需要在他人的认可中才能走向自我,「他没办法直接跟自我对话」。
短短几分钟,两人之间就上演了一场体验与哲学之间的PK。「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是从主体间性这样一个哲学高度来批判这件事情。」李松蔚开玩笑说。
这也是为什么,围绕着嘉宾们所探讨的问题,知乎站内总能进行延伸与探讨。
你甚至能从嘉宾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人们正遭遇的,所经历的,难以解决的困惑,几位嘉宾也难以避免。比如李雪琴会苦恼要不要在亲密关系中改变自己,蒋先贵会对职业道路的选择感到迷茫,席瑞也难以避免因原生家庭的变动而产生创伤……
《荒野会谈》正是这样回应年轻人的期待的:没有陷入传统谈话节目的标准化套路,也突破了嘉宾与观众之间的角色壁垒。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哪一档节目的嘉宾,愿意把自己面临的困惑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了吧?
放下戒备,交交心
这个7月,作为「后浪研究所」的一员,我有机会参加了一场《荒野会谈》的提前看片会。
谁能想到这档节目连看片会也「不按照套路出牌」,场所选在了北京朗昆自在营地,时间在夜晚19:00。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