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我只想变得更好!”
上面三句话在现实中恰好对应三种人:掉队者、菜鸟、牛人。
你想干脆成为“我就这样了”的掉队者?还是想超越“菜鸟临界点”和“牛人临界点”成为业余选手,甚至专家和天才?看看菜鸟、牛人与掉队者,或许可窥冰山一角,可让你知道除了一万小时,你还需要什么?
不管哪种人,“永远不会太迟”的说法永远不过时。神经科学家说,通过学习,人几乎可以在任何年龄生成新的脑细胞。如果你今年30岁,如果你明天就拿起吉他,到50岁的时候,你就有了20年的演奏经历,水平一定比牛人还牛!那你还等什么呢?作者简介
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其著作《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战争》(Lance Armstrong"s War)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其纪实作品《硬球》(Hardball:A Season in the Projects)成为好莱坞票房影片《临时教练》剧本原型。他还是《户外》杂志特约编辑,两次入围美国杂志奖候选名单。
中文版序
我希望我能够成为7岁的中国孩子。
我知道这听起来挺奇怪的,不是说我想变换我的国籍或年龄,而是因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中国孩子正处于一个非常幸运的坐标点。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比世界上、历史中的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去发展更多的技能。
过去的两年,我游历全球,探究人才温床:它们普遍规模较小、地理位置偏远,但却在数学、艺术、音乐、体育和商业领域涌现了很多人才。它们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和中国的人才库相提并论。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本身的特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正在凸显的个性),还因为她占据的最佳时机。中国的崛起恰好与科学揭示技能背后的神经与行为机制的时代相契合。
在书中,你会看到天才理论的运作图景。你会学到精深练习,你会看到激情,你会看到伟大的伯乐拥有的特质与技术。但现在,我将花时间探讨一些书中的观念,这些观念与中国和她独有的机遇有着特殊的联系。
●遗传作用小于你的想象
从小我们被灌输的思想就是,才能是上天所赐。从这个层面看,似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拥有正确的基因组合——他们生来优秀,因此天才宝宝构成了美丽故事的主题。
但“这不是真的”!因为科学完全不能定位才能的基因,它也无法解密一些更引人入胜和实用的东西:10000小时法则。这一法则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他们认为所有的世界级专家(从作曲家、外科医生到足球运动员)都需经历10000小时(一般超过10年)的刻苦练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