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有子不如无”,“百无一用是书生”都出自谁的笔下?(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这首诗大概作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前后,黄景仁19岁左右。他喜欢在自己的诗中写愁苦的语言,朋友都劝他“愁苦的诗歌不是好的预言”,但是黄景仁坚持不平则鸣,回顾自己多年来“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出不平的感慨。
诗的开篇就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黄景仁自嘲地说:人生路漫漫,成仙成佛的道路太渺茫,此生恐怕无法成功,我只能在深夜时分,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抑郁与愤懑。

“此时有子不如无”,“百无一用是书生”都出自谁的笔下?


颔联,“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化用了北宋诗僧道潜的诗“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道潜的清妙之音被作者化用成了牢骚满腹之语。如蓬草随风飘转,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早已将我心中的慷慨激昂,消磨殆尽。万念俱寂,一片禅心却惹来薄幸之名。
颈联,“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陆游曾无可奈何地自嘲:“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苏东坡也曾痛苦地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身处“乾隆盛世”的黄景仁深深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是非不分、人情反覆,世路崎岖的世道,认清现实后,禁不住由衷地慨叹,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们这些书生。
恃才傲物的少年郎,发了一通牢骚,最后说“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鸟可以鸣春,虫可以鸣秋,既然没人听我唱歌,我就做自己的听众;太阳光芒万丈,月亮仍在天上,没人给我光芒,我就自己照亮前方!

“此时有子不如无”,“百无一用是书生”都出自谁的笔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