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成长的痛(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年少日记》剧照
于是有杰开始写日记,把自己的故事说给自己听。但日记不仅仅是负能量的垃圾桶,也充满一个孩童对这个不公世界的和解努力。日记中有躲在被子里看漫画的喜悦,考试不及格之后的泪水,也羡慕弟弟转学去了私立学校。片中兄弟俩的对比片段虽然不多,不经意间却伤害巨大。有杰也学钢琴,却连跨八度的音程都不熟。幸好家庭女老师总是鼓励,这才让有杰瞬间有了想当好老师的冲动,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父亲的压力和暴力一直在,有杰带着弟弟有俊上天台玩玩具被发现,又被父亲唾弃,这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十岁的有杰选择了跳楼。日记戛然而止,而有俊这才认识到熟悉而窝囊的哥哥永远离开了。母亲也被逼无奈,悄然离家,有俊被改名有杰,寄托了父亲无数的期望。正因为全家人都不愿、不想也不敢谈自杀的哥哥,这时候的有杰才开始反省自己,回忆哥哥,放弃父亲让他做医生或律师的梦想,甘心做一名老师,一名真心付出的好老师。
《年少日记》剧照
电影时刻用同情而警醒的镜头提醒我们青少年教育的迫切与艰辛,父母、兄弟、同侪、师友、恋人对少年的成长一个都不能少。看似普通教育题材的鸡娃故事却拍出了很多新意。日记式的自叙性视角赋予了电影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可爱又窝囊的主角容易引起共情;音乐和插曲也是特色,前文所提到的德彪西的曲子隐喻十足,表面上柔软细腻,但给人以忧愁和刺痛,表达的是痛并爱着的情感。
此外,导演巧妙运用蒙太奇,将童年哥哥有杰的学习生活与弟弟有杰(其实是有俊,哥哥自杀后改名有杰)成为教师后的镜头交叉剪辑在一起,制造悬念的同时让观众看到,被社会无端定义的成功或挫折的两个孩子只是家庭抚育的一体两面,并没有高下之分,兄弟俩的成长历程完全能互换,成才并没有特定的模式和标准。这也是《年少日记》最感人,最触动观众柔软之处的地方。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