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特殊群体的代言——评《出门在外》(文/双人徐)(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二是适时嵌入一些“题外话”。读这部小说时,时而会读到突然插进来的一两句“题外话”。这些话表面看起来似乎游离了主题,不说累赘也属可有可无,可是细细品来,却发现它浸透了生活的滋味,有的还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联想,对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不无脾益。例如在第八章《借房》中,麻炳华走进区文广新旅局的一个科室时,两位工作人员“正在探讨泡好的西洋参隔夜还能不能喝”。这简直就是从生活的矿山开采出来的原矿,凡是有过办公室生活经历的读者,对类似关于养生话题的闲谈应该都不会陌生,并且读后还极有可能产生联想——农民工相比坐办公室的机关工作人员,实在是辛苦太多。又例如在第十六章《都是瞌睡惹的祸》中,傍晚麻炳华从外面办事回到工地,发现员工们已经完成任务走了,给他留下一张字条:“……如果你觉得活计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就吱一声,我们反工就是了。
”仅凭这张字条,一个文化程度明显不高(将“返”误写为“反”)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农民工形象就表现出来了,很符合生活真实。
三是发挥群众语言的作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具有乡土特色的俗语、惯用语等群众语言。例如“秤不离砣公不离婆”“吃不得三天饱饭”“病人犟过了郎中” “豆腐花了肉价钱” “十处打锣九处在”“喝酒不怕醉,闯祸不怕大” “嫌人觉丑,等人觉久” “伸头缩头都是一刀”“嘴是两块皮,说话有改移” “跟着先生读诗文,跟着巫婆跳大神”……它们对营造生活气息,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诙谐幽默的叙事手法
叙事手法诙谐幽默是这部小说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下面从两方面进行剖析和欣赏。
一是让故事情节本身自带幽默。以第十三章《脑袋钻进了垃圾桶》为例,作家在构思时就把诙谐幽默植入了故事的情节之中。故事说的是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屠夫女”之子)将脑袋钻进垃圾桶拔不出来,把老师们急得团团转,大家围绕如何取下垃圾桶争相出谋划策。一位女老师别出心裁地提出了“鼻子朝向”的理论,殊不知该理论对于如何取下垃圾桶毫无意义,可她自己却洋洋得意,令人捧腹。这种曲折幽默的故事情节,在第四章《舒宜旅馆208》、第七章《人命官司》、第十一章《出门忘了带钥匙》、第十五章《小巷里的牛神医》、第十六章《都是瞌睡惹的祸》中,都表现得很典型。
二是将幽默元素“零打碎敲”地注入具体的文句。这种手法出现的频率较高,小说中比比皆是。例如:写到公司员工性别单一时,引用员工自我调侃的话,“我们屋里连老鼠都是公的”;一位员工突然得病,消息传到老家,一伙农村老头老太十分热情地为他进行“远程会诊”;厕所墙上的打油诗字迹潦草,书写者被调侃“似乎得了怀素同志的真传”;麻炳华夫妻去旅馆相聚因碰上治安巡查半途而废,被喻为“烂尾工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