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那些事儿:漫漫科考路(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那位写下“孤愤之书”《聊斋志异》的蒲松龄,早年天资聪颖,连续取得县、府、道三个第一,此后却是屡次落第,一生落魄。
在其《聊斋志异》中,他勾勒出了许多个赶考士子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至今读来仍有动魄惊心之感。

古人“高考”那些事儿:漫漫科考路


蒲松龄
故事载:有一书生名叶生,虽才高八斗,奈何时运不济,屡试不第。一天,淮阳县的县令丁陈鹤前来拜访。原来,他十分欣赏叶生的才华,对其施加了许多援手。
叶生也不负所望,在乡试中夺得头筹。他志得意满地再次参加会考,却不幸又一次败北。心中积郁难当,又觉得辜负了丁陈鹤的期盼,叶生就此一病不起。
后来丁陈鹤因得罪当地势力,愤而重返京师。叶生于魂梦中随往,并在丁陈鹤帮助下,终于高中。
三年后,他衣锦还乡,却见家中门厅衰败。这时,他的妻子恰巧捧着簸箕出来,一见到他,却吓得摔倒在地,半晌不能言语。
叶生很不解,问她:不过三年未见,为何对我这样冷淡?
妻子颤声道:你是谁?我丈夫三年前便因病去世了啊!
叶生一听,顿如五雷轰顶,身子顷刻倒地,化为粉尘,只余薄薄衣衫。
“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濛腾,将孩儿倒绷”,科举已然超越了生死,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无法割舍的情结和永远挥之不去的隐痛。

古人“高考”那些事儿:漫漫科考路


《范进中举》
在中国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科举一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朝廷重臣,在抑制官宦势力、革除时弊、培养重学风尚等方面产生了极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科举制度的疏漏、八股文的僵化,也造就了一批只为一身、不为天下的庸碌之辈,抑制了社会思想的进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