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一生磨一技,上工治未病(上)一念秋风起,一念花辞树(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资料图片)
舅公当年给的医书中,有一套是刊于1742年的《医宗金鉴》。关于这套医书,还有个典故。
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诏令太医院右院判吴谦主持编纂一套大型的医学丛书。吴谦,字六吉,安徽歙县人,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吴谦奉旨后,下令征集全国的各种新旧医书,并挑选了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70多位官员共同编修。历时三年时间,终于编辑完成。
《医宗金鉴》全书共分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图、说、方、论具备,并附有歌诀,便于记诵,尤其切合临床实用,流传极为广泛。
书成之日,乾隆皇帝钦定书名《医宗金鉴》。《医宗金鉴》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医宗金鉴》给予了很高评价。成书以后,这部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就被一再地翻刻重印,广为流传。
“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书里的要义,也是舅公一直跟他灌输的。半个世纪过去,这句话依然会时时萦绕在黄勇耳边。
读书的多少,决定了眼界的高度;涉猎的广度,决定了生命的宽度。
当年,舅公传给他的另一套医书,是《医学心悟》。这套医书是1732年,由清朝程国彭(钟龄)编著,共五卷。书中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另外,书末还附有《外科十法》。

(资料图片)
这两套医书,奠定了少年黄勇学医的功底。从识字起,他在课余时间,不停地抄写医书;遇到不认识的药名和词句,他就空出来,有时间时去请教舅公。
世人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这世间本就是无常的;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这句话,每个人都懂,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
纵观少年时的黄勇,生活给他的脸色,确实不好看。
但是,于他来说,岁月不饶人,他亦未曾饶过岁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