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六国为何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清学者赵翼言:“盖人情习见前世封建故事,不得剧而易之矣”,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中也指出:“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存于人民之脑际。”分封制已在这片土地绵延千年,统一的二十年不过繁华一梦。封建诸王的历史残留依旧有极大的影响力。

关东六国为何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


在直指分封的强大惯性中,最先厮杀出来的项羽不得不“假立诸侯后以伐秦”,在灭秦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并迅速封十八王,可见“裂土分封”乃当时的历史趋势。
项羽是楚贵族出身,统治集团也多用楚人旧人,他们本身就带着对秦制强烈抵制的阶级反感,虽短暂顺应了时势,更多却带着一种回到春秋战国时裂土封王的政治蓝图。
刘邦则不同,封王对他而言,既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无可奈何,也是团结拉拢势力集团对抗项羽的政治手段。楚汉之争时,武涉曾对韩信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羽和刘邦的胜利,完全取决于您的倒向,你倒向谁,谁就会赢。)。

关东六国为何仇恨秦国,却能坦然接受汉朝的统治?


韩信曾言:“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如果你将功臣分封王侯,谁会不愿意为你卖命呢?)可见拉拢这样一位举足轻重手握兵权的人,封王是最好的诱饵刺激。
刘邦先后分封的诸王几乎都是不得不封的。如赵王张耳、燕王藏荼,如果不封,他们就会倒向楚;再如梁王彭越,其本身就是手握重兵的军团统领,不封王便不会皈依汉。
3. 西汉初年异姓王同姓王的交替
西汉建立后便开始总结秦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桓谭总结为:“不任人封立诸侯”,贾谊也称:“废王道立私权”,甚至认为:“裂地分民”可挽秦朝亡国之命,刘邦也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无骨肉本根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即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不能相以为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