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神曲的往事,终于2019年(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噢,苏珊娜》诞生于1847年,是美国人斯蒂芬·福斯特谱写的歌曲,有着反讽种族歧视的内涵。
斯蒂芬·福斯特生活在新大陆移民的狂潮中,早年在棉花仓库当过管理员,因此接触到黑人音乐。他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远离家乡,苦苦追求恋人的辛酸写在歌里:
我来自阿拉巴马,带着心爱的五弦琴,要赶到路易斯安那,为了寻找我爱的人……苏珊娜,别哭泣,噢,苏珊娜,你别为我哭泣。
这一年,福斯特只有21岁。
他绝对想不到,这几段简单的旋律将在漫长岁月中跨越文化界限,为无数人传唱。
这首曲调欢快的歌曲,流传在淘金热时期涌向美国西部的冒险者口中,出现在秀兰·邓波儿的电影中,伴随新文化的风飘到了上海滩,之后南下香港,甚至在近年各国的影视、游戏中还有它的身影。
《噢,苏珊娜》只以100美元卖给了音乐出版商,1864年,他的创作者斯蒂芬·福斯特在贫困中去世。福斯特的歌一度成为美国南北战争时黑奴的精神支柱,但他本人并没有看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洗脑神曲的往事,终于2019年


▲《噢,苏珊娜》是一首带着黑人音乐特色的歌。图源/网络
这首甜中带苦的歌曲传到了黎锦晖手中,他没有单纯进行直译,而是将歌中故事搬到了中国,将歌词中的英文名词都替换成了接地气的中国词汇。
《噢,苏珊娜》的第一个中国版本《苏三不要哭》就此诞生:
我想去南洋群岛,怀抱琵琶一块跑。我想到哈尔滨去,找那亲亲小娇娇,起身时雨真不小,可恨天气太干燥。给那雪风吹得热难熬……
五弦琴变成琵琶,南洋群岛代替阿拉巴马,“我爱的人苏珊娜”成了“亲亲小娇娇苏三”,不变的,是故事中底层人民四处漂泊的愁苦。
“苏三”也许只是个平凡的女孩。在黎锦晖的想象中,她“从山尖往下冲,嘴里咬住一张大饼,眼睛哭得红且肿”,爱她的男孩不忍心看她哭泣,说你跟我一块走吧,怀抱琵琶一块跑!
这首歌当时有多火?张爱玲在《流言·私语》中回忆道:“在阴暗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打着‘苏三不要哭’,在那阳光里只有昏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