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原罪——真实和幻觉(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每年高考结束,一大堆人讨论作文,极少有人讨论数学或者物理。“作文”犹如泛化的“认知”,人人皆有参与指点的冲动和幻觉。可是,我们的认知再厉害,面对数学题该不会还是不会。我们总是在事实面前沉默寡言,而对于那些概念念念不忘,我们总是在定义表像,恰恰因为大脑的工具的工具性而各不相同,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这本书,它养活了一群研究红楼的老古董们,他们考古各种文字,考古各种案列,考古各种关系,我们或者还可以看到各种股评家们和经济学家们,他们总是指点江山中,因为他们都是以自己的认知(大脑)来评判表象,真实的世界是数学有准确的方法论。如果他们说的对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去投资而是在评论呢?
我们一生下来就呼吸空气,以至于我们无法感觉到空气的存在,我们和实实在在的世界之间还隔着一种东西,我们生来这个隔着的东西就存在,所以我们就以为它不存在了。真实和表象是靠大脑而对应的,如果我们学过数学的人应该都清楚函数,而我们的大脑就是一种映射算法,所以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有中介的,而这个世界没有中间商不赚差价的,认知差就是大脑和大脑的算法的不同,当我们看见一个事物的时候,有些算法可以屏蔽掉噪点,他们的信噪比更高,他们就获得了认知的优势。
物是人非的世界
物是人非,是因为 “物” 并非是物本身,而是自己用过去的经验、体验所感受到,然后停留在记忆里。比如记忆里美味的食物,回忆的时候觉得香甜可口、现在所享用的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之相比,可真当再次品尝的时候,才发现不过尔尔,甚至还不如现在所拥有的。仔细想来人会觉得物是人非,是因为我们记住的不是真正的人或事,而是一种体验和感觉。然而过去的经历总是比现在要浅,认知总是在不停迭代,无论它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所以当用更新的角度、更透彻的理解方式去反观过去的时候,就会觉得过去的事实与现在的体验不再相符。记忆,特别是模糊不清的记忆,其实也可能是大脑加工后的一种幻觉。
说个自己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好朋友,以前是个可爱的小胖墩,有几年时间未见。去年回家过年相聚时,大家都觉得他变化很大,具体有三点:一是身高,从小个头长到了一米八;二是身材,原来的肥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匀称苗条的体型;三是思想,以前没有主见不善言语,现在举手投足之间都显露出独立之思考,上进之精神,有趣之谈吐。变得高大、帅气、有魅力、有衣品、精英范儿,和其他同学相比,他显然充满了吸引力,和过去的模样天差地别。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