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有情有义有才的吴宓为何会孤苦(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于右任
当十几岁的吴宓还在关学氛围浓厚的三原县宏道书院就读时,吴建常就开始和他讨论《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作品,使吴宓小小年纪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红楼梦》的理解,由于自己和小说中男主角贾宝玉的身世相似而更为深刻。
1910年,他给自己取了“吴宓”这个名字,并用它顺利考上了清华学校的留美预备班。结果入读清华的第二年(1912)春,由于清政府倒台,清华改制,吴宓便暂时转入位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就读。在圣约翰大学,吴宓被一帮同学嘲笑,说他是自北方的“乡下人”,还把他的名字“吴陀曼”恶意地翻译成“糊涂man”。一怒之下,血气正盛的少年决定以后在公开场合只用“吴宓”而不再用“吴陀曼”来自称。
1917年,国内的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际,23岁的吴宓怀着拳拳之心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之路。他先是在弗吉尼亚大学学习新闻学,第二年转入哈佛大学,师从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领袖白璧德教授学习文学和哲学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没什么用处的学问,希望能从中找到能够拯救国家命运的真理。
在哈佛,吴宓早年的积累开始发力,天资聪慧加上异常的勤奋,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相继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结识了一生的挚交好友——陈寅恪。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积极肯定和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类似看法,使二人相互引为知音。他们和后来的哲学大家汤用彤一起被誉为“哈佛三杰”。
留学期间,吴宓不但对以英国诗人雪莱为中心的西洋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还先后用中英文分别发表过《红楼梦新谈》、《石头记评赞》等论文,用当时西方通行的文学标准来衡量《红楼梦》,有理有据地得出《红楼梦》比很多西方作品优秀得多的结论,成为把红学研究推向国际学界的第一位中国人,引得国内学界为之雀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