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对人之存在的冷漠:学人2021年度私人书单(文学篇)(1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对每一个从故乡走出来的人来说,从农村到城市的路远比想象得要长得多,也要艰难得多。乡村是人情化的熟悉的,而城市是功利的陌生的。在这里,不仅心灵无处安放,高起的房价也让这些异乡客无处安放自己沉重的肉身。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身在这里,心在别处,或者心在这里,身在别处。
《歌声响处是吾乡》
狄马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

揭露对人之存在的冷漠:学人2021年度私人书单(文学篇)


杜君立:
通识历史写作者
有人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对现代人来说,方言是一个地方人群的秘史。随着乡土时代的逝去,乡土文化也风流云散。农业生产方式没有了,乡村生活方式没有了,方言文化在全球化湍流中也失去了独立地位。跟关中秦腔的困境一样,陕北的民歌、说书、腰鼓等也都变成了“文化遗产”,在一个物质时代,这是一份无人继承的遗产。事实上,这也是一份没有人能继承的遗产。
《歌声响处》以陕北乡土文化为纲目,收入了狄马写的十几篇文章,这些文章长短不一,时间上也跨越十八年,涉及内容包括陕北的方言、历史、人物、曲艺、艺术、古迹等等。我一边看书,一边打开手机听着书中写到的歌曲和说书,倒也颇有趣味。
据《柳青年谱》 记载,柳青在晚年曾和朋友感叹:“我们读的书太少太少!”“出了牛棚, 我把各朝代的野史读完,把不同人编的中国通史对照分析后,深感知识欠缺。”其实不只是柳青,中国整整一代作家都是如此,缺乏对历史的基本认知。
我曾经将狄马与路遥做过比较,他们虽然都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但狄马读书要比路遥多得多,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比路遥走得更远。或许是囿于时代的局限,路遥既不是一个传统的陕北人,也远不是一个成熟理性的现代人;而狄马则相反,他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完成了现代启蒙,同时又在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一个传统陕北人的身份认同。这就像是他在书中写到的两个陕北说书家——韩起祥与张俊功一样。
在这本书里,狄马所叙述的内容是乡土的,但他的叙述手法是现代的。人们常说,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其实恰好相反,正是贫穷才激发了人无穷的想象。在这块贫瘠和苦难的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透着幽默睿智的口语文化,但在如今的暴富年代,这些文化都灰飞烟灭了。富裕让现代人只剩下刷屏和点赞,人的想象力已经萎缩到了极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