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后,九连真人的“守”与“破”(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乐队的夏天》初期,几个广东小伙只是抱着增加曝光度的想法,方言摇滚是他们的优势,也充满了特色。随着在节目中不断收获人气,阿龙的心境也开始摇摆不定,”创作上是不是要调整?要不要均衡?”尤其是对方言标签的考虑,是不是要增加普通话曲目的制作?
《乐队的夏天》一场的传播量,也许抵得上原本的九连演出几十场。但同时也意味着,乐队的经验、演出的磨合这些需要长时间培养的东西,在目前的九连真人中,是比较缺失的。
这种“快速的长大”的确存在某种压迫感,阿龙坦诚地回答,所以疫情一来,当全世界都放慢了脚步,他开始了长久的反思与总结,慢一点其实也挺好的。尤其是在对普通话创作的处理上,九连的态度显得更沉着与冷静了。
音乐节停演了、节目也停播了,音乐人终于做回了最本职的工作——在家中闭门写歌。那些因为“出圈“带来的烦恼,也慢慢得以沉淀。阿龙决定,他们的第一张专辑,依然要保留初衷,以“阿民”为人物线索,串联起大篇章的完整叙事线。不管是不是会有人跳出来说,又是客家话的歌,又是写小镇青年的歌。
“不管怎么都好,’头胎’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它能够纯粹一点,坚持最开始想要的。如果放下偏见,其实也能从中听出很多新的东西。“阿龙说道。
贰
“阿民”的自传式文学
虽然两个主唱一个叫阿龙,一个叫阿麦,但伴随九连真人最重要的人物却是一个叫“阿民”的广东青年。他像一个缩影,代表了许多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东县城年轻人。相比于曾经的集体主义时代,他们是独特有想法的一代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面临许多相似的问题,或是与家庭的矛盾冲突,大家总想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去证明自己还活着。在九连真人的创作里,“阿民”是他们自己,也是千千万万人。
九连真人的歌,就像“阿民”的传记,牵连起这个县城青年的一生。
所以不少乐评人、甚至文艺工作者,都赞誉九连的歌极具文学性,它同时满足了文学创作与音乐创作的二重性,并且兼顾得很好。然而以上种种,也确实为九连真人带来了“标签”的困扰,阿民的故事如果变成了普通话,还能否动人;脱离了热血燃炸的舞台曲风,九连的其他空间在哪。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