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阕《阮郎归》:卷帘双燕入,断魂愁似织(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辛弃疾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淳熙六年至七年(1179—1180手),辛弃疾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故友张处父,倾盖相接,把襟话旧,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描绘巧遇故人的自然背景,山村灯火暗淡,居民稀少,氛围清冷,隐见张处父平淡艰辛的退居生涯。
下阕回顾友人少年的戎马生涯,羽扇纶巾,神态潇洒,鞍马驰骋,英恣勃勃。收尾转入当前,显见仕途沦落,心地抑郁。用典故巧妙而自然,虽词短但情长,感情真挚朴实。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化用杜甫的: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表达自己的不幸遭遇。作者于结尾处发出疑问,这看似没有答案的疑问,实际上是词人在用自己充满血和泪的笔触,向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发出强烈的抗议,并控诉主和派对爱国主战派志士的迫害,表达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朝廷的不满,语调低沉,感情凄怆,读之令人垂泪。
向子諲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绍兴五年(1135)冬天,词人冒雪前往鄱阳。
上阕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凄凉情感。下阕凌空设喻,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了词人难消的亡国之恨,悲凉中充满愤慨,忧郁中见出有为。
全词借对二帝的思念与亡国之痛,深刻地表现了南宋初期爱国志士中普遍存在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