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诗为歌者而作——三喜先生诗歌小记(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诗歌是对家的缱绻。三喜先生的诗歌,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诗者以诗的语言歌的颂扬,是对家乡深沉的爱恋,是缅怀消逝的岁月,是致敬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地,是敬畏天地共处的时代。《黄土地》中:黄土地泥燕啾啾,蜜蜂飞舞/飞舞的遗鸥在沙滩上跳来跳去,向天鸣叫/鸣叫的鸡儿扑打着翅膀叫醒沉睡的大地/大地抖落抖落是那盛开的百花……诗人突破了边缘性的写作范畴,将自然与生命的同源性、同构性赋予热切的诗意表达。
诗歌,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语言。我们日常里的语言,或因语速、或因明了、或因简洁等诸多原由,始终未能抵达人们的内心与之带来的思考,唯有语言的艺术结构与日常语言的凝练相融,方能以高雅的诗意表达人们的心声、净化人们的心灵。如《初夏乡村》:小河如同生机的芦苇/芦苇丛中的牧羊人/看着西沉的红阳/沉醉在自家女人的柔蜜/那蠕动的白羊如同心中飘动的云……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对称的美学观念,追求完美的平衡和协调。“天人合一”早已植根于三喜先生的日常。如《乡村小学之恋》中:头发没过于山塬/黑色瀑布掉进绞起的水桶/情真中/让口香糖/发酵在如画的杏林/老驼背/是今夜敲响恋曲的长者/情也洒满,意也洒满/一窝毛竹增添着无限风景……头发与老驼背,黑色与长者,杏林与毛竹,将语言与生活的对称之美,以大众化的语言呈现,隐藏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及一颗热爱生活的拳拳之心。
每个人自身都带有共性,且这份共性皆会体现在如常的岁月中,当然,也包括诗人三喜的诗歌创作。《走进新时代》《教鞭·粉笔》《亲人组诗》皆出于“爱”:爱——这个奋进的时代,爱——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爱——亲人这个不可分割的血肉情怀。“群山青葱葱地矗立/河流清清地流淌/岸上崭新的村庄/在袅袅的炊烟中/有着诗一般风光……飞奔的巨龙/让两地的出行时间缩短……太平洋笑了/‘辽宁号’扬起远洋的风帆/‘一带一路’火了/火出了沿线人民新生活/……一根粉笔/在黑板的映衬下/发出诗一般的意境/让人知道“知识“这个词的深意……父亲的镢头从这头到那头/是一片乐园/休息间不是在吸烟/而是在琢磨明天……母亲的骨刺/是不朽的勋章/母亲的骨刺/永刻在儿女的心里……
三喜先生的诗字里行间深透着朴实、纯正,无论是思想性、情感性、还是语言性,皆是强烈的地域性写作,充满形而上者该有的风范。他的诗歌从未离开故乡,而故乡亦是他精神栖息地……
诗歌是心灵、语言和意象的艺术,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对文字的音乐性、词语与语感、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弹性和张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从三喜先生的字里行间即可看来,在语言文字的锤炼上,每一首诗的创作,他都可以说是“拈断数茎须”,的确是下了番功夫,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努力。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