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览精选」夏天笔记——让我们看云去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入夏以来的云,‘不用一钱买也’,
像是积攒了一整个冬春的蛰伏之力”
1.
杭州离云很近,云栖竹径、五云山、九里云松……
钱塘人高濂的夏日幽赏之一,是湖晴观水面流虹,“湖山过雨,残月烘云”。
入夏以来的云,“不用一钱买也”,像是积攒了一整个冬春的蛰伏之力,忽而热烈如霞,忽而雨急如箭,变幻漫步。
上一周持续高温,可不到傍晚,长桥附近依然游人如织,为的是目睹雷峰夕照,霞光镀塔。早年鲁迅先生也曾身在其中,“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
即使无暇跑去西湖,在这般因晚霞而被按了慢放和降噪的傍晚,仍像是有了一个久违的拥抱。
云朵和微风,从不偏心。无论那时那刻,正在办公室工作,还是在晚高峰回家路上,或是已在厨房为家人准备晚餐,偶一抬头的窗外,虽是在这熟悉的位置,是每日重复的生活半径,可却有了一丝静止的会心。
天空,是和我们城市相依的环境,也是我们生活的舞台。因这云霞,天空成了夏天的主角。越来越多的人仰望天空,记录天空,不是为了逃离,是为了聆听自己。
哲学家康德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我心想,为什么康德没有说看云去?
真希望,他也曾在勃兰登堡的乡间,被夕阳下的栗树感动过,抱慰过。
2.
在丽水松阳,有家书店,叫陈家铺平民书局。陈家铺村,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整个村落依靠着海拔八百多米岩石构造的山崖。从这里看云,就像诗人顾城写的,“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山谷里的云,不谙世事,对往昔不存丝毫眷顾,只是洁白着一味向前,但也时常停步驻足,云雾拦腰。南宋画师马远的《踏歌图》中,也有此番气象,云之上峰石俊朗,掩映处见楼阁松林,山湾脚下,一行人步履轻快,似踏歌而行。有人赞这幅画的布局清明,寥寥数笔,墨色淋漓。

「悦览精选」夏天笔记——让我们看云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