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兴产业一曲民歌传四方榆阳区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榆阳区麻黄梁镇乔界村村民林马如在基地已经工作了5年,主要负责400多亩饲草的日常管护。“现在,浇水有滴灌、喷灌,播种、收割都是机械化,省时还省力,一点儿都不费人。”提起这份工作,林马如感到很满足,“离家近还管吃住,每月6000多元的工资都能拿到手,这样的好差事干着也有劲。”
3 小民歌大文化
一座城就是一首歌,述说着城市的记忆和模样,映照着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而榆林的模样,就在一首首高亢悠扬的陕北民歌中清晰勾勒。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弯上有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一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来自榆林市子洲县的陕北民间歌手胡俊成正放声歌唱《黄河船夫曲》。熟悉的旋律伴随着嘹亮的声音,让人重温那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年代。
“陕北民歌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艺术,我们这里没有几个人不会唱。”胡俊成说,他从小喜欢唱民歌,在博物馆工作后经常自己编词作曲,“民歌要传承发展,不仅要守住根脉,更要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元素、新场景、新故事,才能保住民歌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流传千年,传唱不息。”
采访团一行在陕北民歌博物馆欣赏榆林小曲。
沿着馆内的步道、台阶缓步向前,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一个个老故事,串起了陕北民歌悠久而辉煌的发展历程。馆内设计别具一格,从地面、墙体,到装饰摆件、空间布局,无不体现着黄土高原的原乡美学。身着陕北特色服饰的民间歌手在展区前高唱着或古老或现代的陕北民谣,一声入耳,荡气回肠。
作为一种特色的民间艺术,陕北民歌是榆林具有标识度的文化符号,其旋律、腔调、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近年来,为提升榆阳文化品牌影响力,充分展现榆阳文化自信,榆阳区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陕北民歌博物馆作为项目之一,自建成以来在展示陕北民歌发展成果的同时,已经成为传承陕北民歌文化精神、繁荣陕北民歌文创事业的重要平台。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聆听陕北民歌,感到非常震撼。这种原生态民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情感质朴、节奏自由,是地方文化的精髓,它需要有人记住,有人欣赏,有人传承。”走出陕北民歌博物馆,吉林农村报社社长隋二龙意犹未尽,“陕北民歌是一方文化瑰宝,唱出了时代强音、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唱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产业,一曲民歌见证生活变迁。榆阳区兴业兴城、强区富民的乡村振兴新故事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杨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