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观察」盖茨为什么“神预言”新冠疫情?(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举例来说,上一次埃博拉病毒暴发是在2014年,最终造成了超过11000人死亡。实际上埃博拉在1976年时就被发现了,到现在为止,仍没有任何药物或者疫苗被证明能够有效治疗或预防。
为什么这么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研究一种病原体的疫苗要花上数年时间,花费超过10亿美元。而病毒每年都会变化,疫苗也要更新版本。这样研制耗时长、成本高、风险大、利润低,制药公司不愿意做。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全球的医药市场超过1万亿美元,但疫苗市场占比不到3%。
而盖茨领导的基金会就不一样了,它更像测试解决方案的实验室或者孵化器,它有创新、尝试甚至失败的空间。如果有些方案最终通过了测试,将会给社会带来重大突破。
所以,盖茨夫妇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是投入到疫苗和药物的研究中。其中,有很多项目是花了大钱,却失败的。但盖茨认为,这也是慈善机构需要做的“大事”。
正是有了这种非同一般的格局,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也将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众多“大神”吸引进来。巴菲特不仅把大部分财富捐赠给盖茨基金会,还加入了不少具体的慈善工作。
盖茨花钱为何比赚钱要难?
干了慈善后,盖茨曾经开玩笑说过,花钱比赚钱要难。盖茨到底怎么花钱?举个例子:
在2000年的时候,全世界有3000万的孩子打不到疫苗,他们分布在80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而且疫苗有个特殊的问题,就是它需要冷链,必须储存在2到8度之间才能保持活性。在城市里面,有冰箱、有电,很容易解决,但是在农村怎么办?在非洲沙漠里面怎么办?交通不便,无法冷链运输,就无法把疫苗打到孩子们身上。
怎么解决问题?盖茨于是专门捐赠了一个新项目,他在西雅图成立了Global Good公司,召集了科学家去研究。他说,你们给我解决这个问题,在没有电,没有能源的情况,怎么长时间地制冷运输疫苗。结果科学家还真有了一个方案,但是需要有人来生产。当时中国科学家郭自红,就跑到青岛,找到制冷企业澳柯玛,花了1年时间,几番周折,终于造出了一个极其神奇的“冰桶”。它能在没有电、没有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就靠物理的隔热,你只要放上冰,就能让它的内胆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下,并且长达35天。
而为了造出这个“冰桶”,盖茨得花钱做研发,然后雇科学家来做这个东西。他们夫妇每年把基金会的1/3的资金,投入在这样的项目中,常常是费时费力,还很有可能失败。所以他说“花钱难”。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