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百态:全网最详细的英国文学汇总(20)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约翰·贝奇曼(1906-1984):他的诗文永远是俏皮和文雅的,所以没有陈腐气而富于嘲讽情调,守旧在他身上反而成了优点,曾任古色古香的宫廷“桂冠诗人”。代表作有《在西敏寺内》。
威廉·燕卜荪(1906-1984):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诗人。他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以论诗的《七种类型的含混》一书出名,而他的诗则要到50年代被一批自称为“运动派”的诗人(包括K. 艾米斯、拉金等人)所推崇才有一定声名。他出过诗集《诗歌》和《酝酿中的风暴》,诗的全集则出版于1955年。
赫伯特·里德(1893—196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因英勇获得勋章。他是诗人、文学评论家兼艺术评论家,其全集出版于1966年,重要的批评著作有《批评论文集》,还著有《英国陶器》一书。
戴维·琼斯(1895-1974):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受艾略特和乔伊斯的影响,但诗中有一种基于空间的结构则是受威尔士古代诗人的影响,最著名的有长诗《在括号中》。
巴兹尔·邦廷(Basil Bunting,1900—1985):常好自称为英国诗坛的局外人,代表作品有长诗《勃力格低地》。在30年代他和庞德的弟子美国诗人路易·朱可夫斯基一起发起了一种叫做“客观主义”的诗派。
威廉·普洛默(1903-1973):生于南非,青年时代在南非和英国度过,成年后又长期在日本和希腊,所以也喜欢称自己为局外人。普洛默善于以文雅的语言写讽刺诙谐诗,但往往带着一些骇人的笔触,他写了许多他名之为“解闷读物”的歌谣体诗。
V. 沃特金斯(1906-1967):他自称“玄学诗人”,但是指的是他的诗不涉及当前社会问题,与现代社会无关,和一般了解的不同。他不像其他20世纪诗人热心于试验和改革,曾说“抒情诗若没有点崇高之意也就不值得写了”。
罗伊·富勒(1912-1991):终身任律师,早年的诗受到奥登和斯彭德的影响,曾在左翼杂志上发表。他的诗文字明澈,形式整洁,读来流畅,和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不同。富勒一直关心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他认为好诗不应无视历史、科学和语言在多年里积累下来的财富。
20世纪前半,特别是2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在英美(尤其在美国)的性质和地位有显著的改变和提高,成为一种专门学科。
A. C. 布拉德利:牛津大学诗学教授,代表作《莎士比亚悲剧论》成为莎剧评论的一本经典著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