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这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我的理解是这样!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职场技能争霸赛#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这个“惑”是疑惑、困惑、迷惑,当然也是解惑的惑。但是,如果你说你到了四十岁,也“不惑”了,估计你是在吹牛。接下来,我们来讲讲“解惑”。
一、不要用所谓的“叛逆期”引导孩子(“惑”的起源)
都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所谓的叛逆期。这套理论已经被普遍引用了很久,我认为这个描述不恰当。前不久,有父母在和我说他们的孩子进入叛逆期时,我给他们做了纠正,他们听了很认可。我认为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实际上是孩子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孩子在十二三岁以前,认知的方法主要是你告诉他是什么就可以了。十二三岁以后,他有了自我的主体意识,你再告诉他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心上会有或者不是的怀疑。这应该是一个人“惑”的最早的起源。
由于这期间孩子身体成长的非常快,但他的精神世界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速度,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处于匮乏状态,导致他如同突然面对这个世界一样,使他产生了各种各样认知上的疑惑、困惑、迷惑,导致各种的不适应和情绪冲突。如果这时候你不去帮助他“解惑”,反而用叛逆期来暗示他的言行,那么他就会顺理成章地跟你对着来。
二、你认为四十岁以后就“不惑”了吗?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显然孔子掌握了一套“四十不惑”的方法。如果你因此也认为人到了四十岁就不再困惑了,不再需要“解惑”了,那肯定是理解有误。
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到了40岁、50岁、甚至60岁以后的人,都不敢说自己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在我的成长经历里面,特别是走出校门以后,正是需要“解惑”的时候。但是,那些四十几岁五十几岁的人,根本算不上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