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视点|江南文化与无锡工商文化和苏南模式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 孙晓晖
本文阅读约需要20分钟。观点新颖,文字流畅,历史感浓郁,值得一读
江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媚山秀水的江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人文历史,造就了江南人灵巧、聪慧、勤奋、进取等独特的品性风貌,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工商业绩。江南文化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工商文化。
浸透在骨子里的工商文化
要探究民族工商文化的源头,首先得从无锡说起。被誉为“商圣”的范蠡,当是吴越地区的工商业鼻祖。江南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也特别多。传说,吴越战争结束后,他和西施就泛舟“五湖”,开启了人工养鱼的历史。无锡那么多带“蠡”字的地名:蠡溪、蠡桥、蠡园、仙蠡墩、慕蠡洞、骂蠡港等,都与这位陶朱公有关。相传宜兴丁山制陶,就是范蠡带领当地百姓开创的,因此宜兴制陶业的匠人都尊范蠡为祖师爷。
工商文化也是某种素质,是渗透到江南人骨子里、潜意识里的东西。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无锡民间如果生活无着,就会选择学生意、做生意,而不会像有的地区那样百姓没法过日子了就揭竿而起去造反。晚清以来,江南地区富商出得最多,许多闻名天下的工商巨子脱颖而出。在朝廷倡导的洋务运动中,无锡人薛福成、常州人盛宣怀都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实践者。北洋时期至民国时期,江南崛起了一大批工商业的领军人物,以无锡为最: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周舜卿,荣宗敬、荣宗敬兄弟,薛南溟、薛寿萱父子,以及唐保谦、蔡缄三,唐骧庭、程敬堂等姻亲等。他们的发迹、壮大,都是在那个时期。
探究无锡著名的资本集团成长、壮大的历史,创业之初,第一代创业者大多没有多少资本,除了杨家,大多没有政治官场背景,不少人甚至就是草根。如周氏集团的创始人周舜卿,16岁就只身去上海一家煤铁商号学徒,他凭着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诚信为本的高尚人格、善于经营的智慧谋略、审时度势的判断和艰苦拼搏,几十年中在工商领域里开创了那个时代几乎无人能敌的骄人业绩,创造了N个第一:国内第一家私营商业储蓄银行、无锡第一家机器缫丝厂、上海规模第一的冶坊(铸造厂)、无锡第一所商业职业学校、创办了首个上海商学会(全国总商会前身)、在农田里打造了第一个全新的市镇(周新镇)、修建了无锡第一条由南乡贯通市区的道路。
历史地看,清末民初在江南地区先后涌现出周舜卿这样的一大批工商奇才,绝非偶然。其中凄然有时代、个人素质的原因,也同江南地区浓厚的工商文化氛围密切相关。薛氏先人、清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薛福成,在大清政权风雨飘摇的年代发出的变法图强的呼喊:“富民强国当以工商为先,无商不足以利农,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在这样的思想启蒙之下,当时无锡许多青年都摒弃“读书入仕”的所谓“正途”,走上了工商创业之路。荣氏兄弟就放弃了科举应试,去上海学徒,开钱庄,逐步走上创办实业之路。荣德生曾语重心长地对在“豁然洞读书处”读书的学子们说:“吾国文学,重在科举,得一第后,便入政界。其次或攻美术,身擅薄技,已堪温饱,不做经济生活思想。”“自海禁大开,各国满载百货而来,易我黄金而去,致国力日衰,生活维艰。”因此他的办学宗旨:“国学为之基,而后更研科学,更新学制,注重实业,企图生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