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昭关》|浅谈《过昭关》的理性思辨(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献给爷爷”是导演的创作初衷,爷爷辈的老人大多一生都生活在农村,经历了革命、解放、斗争、改革,待社会繁荣稳定,他们已是年过半百,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乡土情结、游子情绪,这使得守家在地的人们不愿离开家乡、离开土地。
但是时代的飞速发展无暇顾及个体的生存状态,对他们来说世事变迁、物转星移只是过眼云烟,不变的是一份理想与坚守,一份豁达与坦然。这种超然通达的人生智慧,是老一辈人的生存法则,正因如此,在面对城乡冲突、隔代鸿沟、新旧理念等诸多矛盾,才能泰然处之。
影片中的爷爷正是这老一辈人的典型代表,当爷爷决定骑摩托车从袁马村去三门峡,乍听只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爷爷真的这样做了却觉得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在爷爷生活的时代,摩托车就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而且爷爷坚信只要方向没错慢慢走总会到。

《过昭关》|浅谈《过昭关》的理性思辨


在爷孙二人的旅途中,爷爷一路言传身教,传播善良与美好,失意的青年人、戾气的中年人、孤独的老年人都有自己的“难关”,“关关难过关关过”这是爷爷的人生态度。导演在表达爷爷朴素的生存经验的同时,也抛出了关于生死的重大命题,影片中孙子问爷爷关于死的问题,爷爷没有躲闪和逃避,告诉孙子每个人都会死,这种对生命的理性思考是爷爷的大智慧。
1、冷静客观的纪实风格
影片除必要的运功镜头之外皆以固定镜头为主,单个镜头时间较长,当然这也是文艺片的艺术特质之一。固定镜头能真实的呈现事物发展的全貌,即使没有上下镜头的组织结构也能不依据镜头之间产生的联系而理解画面的含义。
在纪录片中,固定镜头应用广泛,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出现在探险影片《北方的纳努克》捕捉海豹这一经典片段中,这一颇具诗意的真实画面,成就了弗拉哈迪“纪录片之父”的地位。固定镜头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影片的说服力。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被摄事物再现于银幕时必然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融合了影像造型和蒙太奇手段,使得影片的真实性会受到多方检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