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革袁慧:明清“黄淮运湖”的治理(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入黄水流因黄河河身抬高难以导流,里运河地区水灾又因泄水增加而加重时,官方才大辟入江通道,汛期的淮水大多入江。官方通过高堰诸坝的泄水时机控制,防止里下河地区和沿江通道地区在早稻未收时因泄水致灾。另外,在入江通道遭遇江水顶托不畅时,官方为了保住高家堰和运道,也不得不启里运河诸坝泄水归海,这时,里下河地区有全面的大规模水灾发生。总之,越到后期,淮水越发成为长江一个支流。1952年苏北灌溉总渠修成,才有小部分淮河水直接东流入海,这是道咸年间的情形。
第三,里运河以东、范公堤以西的广大地区,随着明清时期汛期泄水的增加,圩田与垛田快速增长。这一地区的圩田系统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沿海地区修范公堤后,低地可以稳定地避潮,圩田体系就可以发育。开发较早的稻田分布于平缓低地,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水稻田在屯田组织下围垦形成。湖荡边缘的田大约有1270年的历史,是唐中叶以后形成的田地,当时运河系统完善,河网形成,低田在排灌的基础上形成圩田水稻田。黄河夺淮后兴化新形成的圩田历史有520年。400年前,开始大量地形成垛田。北坝南迁和淮水入江通道水量大增,使圩田体系在南部有发展。低洼的兴化地区四水汇聚,需要高筑圩岸。然而,汛水使许多旱田可以开发成为圩田水稻田。乾隆、嘉庆时期,里下河地区蓄清抑浑潮的水利措施使圩田和稻作不断地得到发展。道光以降,淮水归江水量骤增,江都县境内开始大量修筑圩田。
圩田修筑始于盐城、兴化县境内,向西南递进,宝应、高邮二县形成圩田的再发展,最后滨江区域形成圩田的发展。高邮三坝与甘泉之昭关坝开放时,兴化与泰州等处均受淹漫。发水早影响早稻,退水不时影响晚稻。只是官方可以控制泄水时期以防止下游水患,当地人也会及时收获早稻以防水灾。水灾经常影响到中稻和晚稻。为防止秋后开坝殃及中晚稻,下河低洼地带多种一熟早稻。汛水形成低地的沟壑纵横和众多水面,为垛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兴化中西部,常年没于水面下的淤积滩地在汛期疏通水道时可以大规模露出水面,小面积露出水面的地块便形成了垛田。这种田田沟甚深,田面甚小,可以应对大面积泄水。农民也可以利用湖泊淤泥堆叠垫高垛田。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黄淮运的水环境变化使洪泽湖的湖底淤高,黄河河身抬高。为保证运河的畅通和黄河治理,官方培筑高堰以蓄清刷黄,使清口成为水流控制中心。随着黄河河身的淤高、全黄入湖的增加,整个形势不再有早期的以清刷黄的生态治理模式运行。这种变化促使官方不得不使水流控制点集中于山盱五坝区域,在此形成新的控制点。为防里下河地区的水灾加重,官方又加大入江通道的泄水,同时控制开坝时机兼顾下游早中稻的收获。苏北的圩田体系和垛田也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增长。每一次闭坝与启坝的过程中,河臣们都在考虑整个黄淮运湖的水环境变化,同时考虑国家的运河安全和百姓的水患。总之,中国古人将黄淮运湖的治理集中于清口或山盱五坝一点,再通过3条控制线达到大范围的水环境治理可控性,这是前所未有的生态治理智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