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长白山东夷古族的神圣图腾(27)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1990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考古学家发现了汉景帝阳陵,由于时间久远,这里早已被盗墓者光顾过了。经过考古学家抢救式的挖掘,还是发现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物制品。并且阳陵的真面目也慢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个巨大的墓坑,分为南北两大区,其中共有十四行,二十四个俑坑之多,里面最多的是一种陶俑,这种陶俑和秦兵马俑不同,它们大都为裸体男俑,臂阔腰圆,专家猜测这是为了帮助皇帝镇压地下的阴暗邪气。
此外,阳陵中还出土了许多生活器物,从金属到丝织用品应有尽有。但是要说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发现,埋藏在地下两千年的厚达20公分的粮食,经化验分析为中国北方耐旱作物谷子,糜子,小麦。美国学者判断,还有1颗玉米,11颗小粒花生。考古学家请来了许多农业方面的专家,专家们强强联手,对这些种子做了十分详尽的调查和分析,最后断定:汉景帝阳陵中发现的各种粮食产物,均来自公元前,也就是说,玉米就是那个时候的东西,这一发现,直接将玉米出现在我国的时间,提早了两千年之久,也对玉米出现在我国的推论,给出了确切的回答。[4]这就推翻了15世纪哥伦布发现南美洲才将玉米、花生传入中国的历史结论。由于江西修水新石器出土过两颗半花生米,因而可以断定,中国是玉米、花生米的原产地之一。[5]

玉米——长白山东夷古族的神圣图腾


1990年考古发现汉景帝阳陵,并首次发现玉米和花生种籽
五、我国首次发现远古陨石“玉米”图腾实物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流传至今的古训。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渔猎、采集活动,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和畜牧业,均代表着不同时期先民食物的来源方式,对人类进化、文明进程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科技手段对先民食物结构的重建和分析一直是考古学界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在我国红山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8000年前的小米。它盛在一个陶罐里,已经碳化成了大地的颜色,与兴隆洼“八千粟”相比,除了颗粒略小,其他别无二致。兴隆洼“八千粟”,是指2001年到2003年之间,考古学家在敖汉旗兴隆沟文化遗址发掘时,发现的1500多粒碳化谷粒,经加拿大、英国专家鉴定后认定,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粟和黍的碳化颗粒标本,为8000年的谷物遗存。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谷物的唯一实证,比中欧地区发现的粟米早2000多年。兴隆洼“八千粟”考古,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印证了全球范围内黍和粟起源于中国北部,距今7600年到8000年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