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来电》套路深?图解462份判决书中的电信诈骗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近日,号称国内首部与公安部合作的反电信诈骗电影《巨额来电》登上大银幕。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电信诈骗”关键词查询2010-2016年的刑事案件,从中筛选出462例。
其中八成案件发生在2011至2015年,涵盖近十种电信诈骗手段,被骗金额最高达三千万元以上,遍布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涉及境外11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外集团。
已判决的案件只是电信诈骗案的很小一部分,有的还在审理,有的则根本没有立案或起诉过。 据人民网报道,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63万起,造成经济损失180亿元。那么,从判决书看,电信诈骗刑事案件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套路?电信诈骗的治理难点何在?
问题①:骗术、剧本不断“迭代”
- 在462个案件中,冒充国家公职人员 并谎称被害人涉嫌洗钱、藏毒等犯罪活动的恐吓方式最为常见,占近1/4。这类案件通常由大团伙作案,甚至涉及境外诈骗集团。被告人通常分为至少三线:
由一线人员冒充本地公检法或邮政工作人员,依据非法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电话通知被害人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或有藏毒包裹;
再由二线人员冒充公安民警,电话恐吓被害人涉嫌严重犯罪,必须配合检察机关的调查;
再由三线人员冒充检察官联络被害人,表示若想证明清白,需将账号钱款转入其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并提醒被告人案情机密,不得向他人泄密。
- 以各种补贴奖励诱骗 被害人的案件共有75件,其中以徐玉玉之类的学生为对象、骗称获得奖助学金的有6件,这些案例通常与教育部门、社保部门的信息泄漏密切相关。
- 与网络诈骗 相结合,此类案件虽不多,但危险程度高。被告人通常先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再诱导被害人点击钓鱼网站链接,侵入被害人网银后将钱转走。
《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电信诈骗影响了人们的信任感。防骗也产生过一些“乌龙”:有真正的公检法工作人员办案时被骂骗子的,有快递小哥被拉黑无法送货反被投诉的,有位父亲换号后给儿子发短信却被回“我还是你爸”。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