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72小时》:这位家长的遭遇,“太真实了”(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作为首部处女作长片,导演陈晓鸣通过自己平实的镜头,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学区房背后的群像面孔,同时又给每个鲜活的人物赋予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代表性意义。
几场点映下来,观众深有共鸣。无比真实的中国式家长的焦虑困境被生动地呈现在大银幕上,“太真实了”,是不少观众在映后交流中发出的感叹,几乎每个人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或者身边的影子。
陈晓鸣从2016年开始萌生做这样一部电影的想法,在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自己的灵感初衷时,他谈到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孩子读书,他租住到上海音乐学院附近的一幢高层公寓中,写剧本间隙,总是俯瞰周边一片“老破小”,“这些老房子许多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居住要求了,房间只有不到十平方米大,楼下破旧狭窄,很多还有安全隐患,但它们的价格高达十几万一平,而且依然销售火爆,一房难求。”这就是上海的学区房,在上海徐汇区、静安区,因为聚集着老牌优质的教育资源,附近的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

《学区房72小时》:这位家长的遭遇,“太真实了”


《学区房72小时》剧照
陈晓鸣之前一直在电视台工作,十几年的主编记者职业生涯让他对市井生活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一方面他知道从宏观层面来看,“学区房”意味着“住房”和“教育”两大民生问题,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来说,是个毋庸置疑的好题材。同时,从个体经验上来说,为孩子读书难而发愁的每一步,是他和身边同龄人几乎都在经历的生活,几乎不用做多少调研,身边随手一抓一把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影片中,主人公是从“上只角”拆迁到郊区的“老上海”,到了孩子读书的年龄,拼命想把孩子送回到市中心。而他卖掉的那套拆迁分得的外环线“压线”房则是上海丈母娘对新上海人购房要求的“底线”,“这很现实,这个丈母娘的要求也不过分。如果是上海女婿,要求还会高一点,可能要中环。”说起围绕房子折射出的社会众生相,导演陈晓鸣也是经验体会满满。
“在整个中国近20年,以大城市为代表的物质飞速发展过程中,房价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它的增长一年,别说一年,一周之内就连连涨价。”决定做这样一部电影时,陈晓鸣第一反应是新闻人的思维,“我觉得这是个热点,当时正是上海房价最高的时候,但我同时也担心这个热点等到电影出来会不会已经过去。”但无论如何,陈晓鸣觉得,“这是一段值得记录的历史。‘学区房’这三个字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千年以后物质高速发展的20年一个重要的社会标签,它几乎是一个现象、一个代号,是我们这段历史的一个标签。所以我想,即便说以后它又不热了,我也不在意,因为我觉得有必要记录,这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