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复调音乐大师(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贝多芬有一句被广为传诵的名言:“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这句话的双关之意在于,在德语中,巴赫的姓氏Bach意为“小溪”,而巴赫的音乐世界却是无数溪流汇成的浩瀚大海。德国音乐学家米夏埃尔·魏尔欣在其《聆听巴赫》一书的序言临近结尾时发出这样的赞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就是一个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去满怀惊奇地探索——无论是作为聆听的经历者抑或是音乐家。”
作为复调音乐大师,在巴赫数以千计的作品中,像《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这样宏伟的声乐作品以及《勃兰登堡协奏曲》、乐队组曲、室内乐《赋格艺术》、《音乐的奉献》和数量浩繁的管风琴曲,很多都代表了巴洛克复调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们在巴赫逝世后曾长久被忽视,但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指挥《马太受难曲》的一系列演出,唤醒了人们对巴赫的热情。门德尔松对巴赫的热情并不限于这一部作品,如今为很多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巴赫的《D小调第一羽管键琴协奏曲》,也是在长久的湮没无闻后,于1832年由门德尔松作为钢琴家在莱比锡再度演奏,使之重见天日。舒曼赞叹这首协奏曲是“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与门德尔松在19世纪上半叶对巴赫的发现相比,20世纪的“巴赫复兴”堪称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大键琴演奏家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和指挥家哈农库特、库依肯、霍格伍德、加德纳为代表的“古乐运动”或称“本真演奏”倡导者们致力于重建巴赫时代的乐器和演奏风格,在复古之中让巴赫的音乐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而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其录音生涯的开端并非钢琴曲目中脍炙人口的肖邦、舒曼、李斯特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而是在当时,即上世纪50年代并不为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而关于这张1955年问世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所引起的轰动,加拿大电影编剧和演员诺曼·斯奈德曾回忆,当时如果哪位女大学生的一叠以流行歌星和乐队为主的唱片中有一张古典音乐唱片,那肯定是古尔德弹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数年前我国旅法钢琴家朱晓玫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以及她在圣托马斯教堂和国内各地的巡演,成为另一个“巴赫传奇”——中国音乐家对巴赫的诠释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今年3月初,另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走进圣托马斯教堂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他在访谈中深情地说:“我觉得,在哪里演奏《哥德堡变奏曲》都没有在圣托马斯教堂演奏来得近,因为巴赫的遗体安放处就与我演奏的钢琴近在咫尺……弹到最后那段时,我看着巴赫的墓,就真的控制不住,哭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