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卜庆萍
三伏天由来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唐人张守节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秦宪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汉书·郊祀志注》中又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可见,“三伏天”之说,是从久远的历史中一步步走来的,它承载着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自然人文。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热在三伏”。此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为阳气最旺的时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除气温高、湿度大,还有气压低、风速小。三伏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按阳历计算,三伏天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中伏就需20天,即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末伏过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三伏天中的“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伏”,乃藏阴气于炽热之意,其本身隐含对人们的提醒和警示。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故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农谚。数伏天气,人们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炽热的三伏天气里,酷暑时时袭扰人们的饮食起居,古代名家写过不少三伏天的名诗。“六月三伏勐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这是宋代诗人李石,在六月三伏天应时而作的一首千古名诗。在诗意里,诗人被三伏天烈火般燃烧的烈日烤得口干舌燥,直盼着赶快下一场清凉的雨。心烦之际,听着聒躁的蝉鸣,诗人顿而生厌和感到扰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