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毕赣走不出的乡愁和俄狄浦斯情结(3)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毕赣用这一个小时长镜头建立的梦值得商榷。如果他要传达梦的感觉,这是一个过于清醒、目的明确的梦,是一个导演很有意图地在安排他的角色去走什么路、见到什么人,这个梦里,一切都太清醒、太文绉绉了,这是梦的感觉吗?这是写论文的感觉。真实的梦有点像醉酒一样,有混乱,有眩晕,有不能用理性解决的成分,惶惶然入梦,醒来后不知所踪,这一点,《燃烧》后半段和《重庆森林》就做得很出色,那才是梦,才是“世界是谜团”。毕赣拍的这个梦被过度清醒给破坏了,它让观众清楚的明白:你这不是梦,你只是想通过梦传达你的意图。
《地球最后的夜晚》靠插入的诗歌强调现实和梦的模糊、记忆的不可靠,这种手法并不高明,因为它骨子里是说教的,教观众知道它的作者意图。越是说教,观众越融入不进去。事实上,这种生硬的诗歌插入在《路边野餐》也出现过,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潜行者》里,诗歌也是重要的叙事手段,但它对导演的诗艺、诗歌与影像的契合度要求非常高,塔可夫斯基能做到诗与影像融合如一,因为他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契合度,同时尽量让诗歌贴近说话人的状态。但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出现的诗歌,有时却让人感到突兀,或者说,明明像毕赣念出来的句子,却被转嫁到凯里的群众口中,他们如同做任务一样念诗,看似诗意,并不自然。
还未走出那些大师的幽灵
这部电影如同宣传方所说,是《路边野餐》的技术升级版,它是一个完成度很高的作业,就是每个镜头你去打量,都是精致的,有作者的意图的,整部电影也建立在毕赣自己的美学体系上(这个体系在《路边野餐》就形成了),主题关于时间、记忆、寻根、爱情和乡愁,探讨记忆的不可靠、俄狄浦斯情结、回不去的故乡、现实与虚拟的模糊、生命的重复等,长镜头和诗歌是载体,梦和景观是框架,符号依然是《路边野餐》常见的手表(钟表)、河流、大雨、隧道、台球、摩托车、废旧歌厅、粤语歌曲、故乡凯里等,这些共同形成了毕赣的美学体系,也是他刚出道就被金马奖青睐的原因,因为在中国青年导演里,有比较成熟美学体系、挑战诗意叙事(虽然《地球最后的夜晚》诗歌不如《路边野餐》有余韵)的导演不多,上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贾樟柯,再推前就是杨德昌、侯孝贤、王家卫这批导演,恰恰是这批导演,是世界最关注的中国导演,毕赣的处女作让评委们感受到那种可能性,所以推崇备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