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水能否变蓝与泳姿无关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海水能否变蓝与泳姿无关
◎北大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贾樟柯对文学的真情告白。通过对前辈作家马烽生命历程的追溯,以及贾平凹、余华、梁鸿三位著名作家对故乡、自我的辨认,重建了一个村庄的文学世界。电影从第一手材料出发,充满动人的隽语,在文学、历史、人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关联。
上述的话,都是事实。可见,如果想要掩盖真实的判断,文字的确是很好用的工具。因为尽管具有上述特质,这却是一部寡淡的电影,让人失望,更不要说是出自贾樟柯导演之手了。
真情告白,没错,可是镜头的真诚,并不意味着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重建文学世界,是的,可是电影对生老病死的探寻,都只停留在最粗浅的层面。一手材料、动人隽语,有的,可是要么就是作家直露地表达经历、观点,要么就是硬塞进去的引文。如果要对电影做出准确的评价,它就像是一部简陋的乡土文学史,单拎出作者介绍的段落(这也是文学史里最没有学术含量的部分),所做的视频教案。
电影以老作家马烽的故事开场,不讲他的作品,展示的是他在作家以外的另一层身份:干部。讲他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如何传播恋爱婚姻自由的观念。当年的村民回忆说:听说是个作家,不知道原来是大作家。这是说他们并非马烽的读者。在对老作家的作品、思想缺乏展示的时候,先来宣传其接地气的一面,首先就意味着对文学表现的稀释。
凸显马烽,因为电影是吕梁文学季的副产品。作为《吕梁英雄传》的作者和山西本地有代表性的作家,马烽的段落算是一个引子。事实上,随后出场的贾平凹、余华、梁鸿,作为50后、60后、70后作家的代表,都谈不上受到马烽及其所在的文学传统的影响。将四位风格各异的作家拉到一起,看作一个绵延的脉络,其实是因地制宜的解答题,未免一厢情愿。可以说,电影想要表现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却忽略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巨大断裂。
有趣的是,文学史往往强调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突破,此前的文学历程则被看作政治“一体化”导致的断流。但是从20后作家马烽直接跳到50后作家贾平凹,观众反而会意识到,相比之下,马烽反而是以文学为志业的、更为纯粹的作家。已经在北京安家的马烽,可以为了创作,不顾家人反对,举家迁回农村。这样的选择,在贾平凹、余华、梁鸿看来,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马烽之后,电影迅速从集体的奋斗史,转变成个人的成功史,或者说是发迹史。
电影主体从贾平凹和女儿贾浅浅的对话开始。女儿说自己即将出版第二本诗集,贾平凹说:“首先是要生活,做个好妻子,做个好人,其次才是写诗。”这种轻佻的表达,不免让人感到颓唐。如果贾平凹最初坚持做个好工人,就不会走上文学道路。而在功成名就以后,却心安理得地回归传统文人趣味。于是,贾平凹此后的种种表现,就毫不使人意外。乡土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喝商洛白茶,以及回顾苦难。他宣称自己站在乡土,表现世界。然而在电影里,却只表现出空虚的口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