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千年的道场——都江堰灵岩书院的秘密(连载一)(5)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第二次劫难,是明末清初,张献忠率军入川,建大西国,战乱频繁,受屠者甚众,四川十室九空。
当时许多寺院、道观都被毁,僧人、道士逃难,四川的寺院和道观,大多在清初改宗换派,重新开山,于是才有了清朝重修灵山寺。其中一次重修,主要围绕东岳庙,并新建了喜雨坊。
又过了许多年,清朝光绪年间(也有说法为清同治年间),下藏经洞被发现。
据都江堰市档案局发布在都江堰市政府网站的材料《灵岩山藏经洞的秘密》记载,灵岩山上竹林寺后的山岩因暴雨冲刷而发生岩崩,雨过天晴时,有人发现在垮塌的岩坡下,有很多两面都刻有文字的石板,而石板大多破碎成小块,文字残缺不全,加之山民识字不多,对经文更一窍不通,故对灵岩山发现藏经洞经书的消息知者不多。
胡文和先生在《灌县灵岩山唐代石经》中,详细记载了发现石经的故事:
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张耀闾的人游灵岩山,避雨进入下藏经洞之下的罗姓竹院。他发现院内阶沿砌石模糊有字,洗涤过后,方才看清楚全部是刻的佛经。罗姓农民告诉他,山后下大雨,崖崩,露出很多石经版,其中完整的几十块被湖北的举人陈仲实运回老家了,陈当时是县令范青蒲的幕僚。
直到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有一位叫蒲春蔚的教书先生听说后,在垮塌的岩坡上找到了下藏经洞,清理出大量唐代的石佛经碎片,收入灵岩寺存放,并在他编著的《灌州金石录》中,详细记载了发现的情况:
“佛经沿洞壁依次重叠,每版间垫唐开元钱币数枚,版高40厘米,宽倍之,二面刻文,楞刻经名、卷第、版数及功德主名氏”。
经清理,石刻经卷有《大般若经》、《月灯三味经》、《枷楞经》、《陀罗尼经》、《出家功德经》、《灌顶经》、《多罗宝经》、《右绕佛塔经》、《随求经》、《随求即德经》、《无量寿经》、《出家经》、《三昧海经》等,非常珍贵。
这些碎片,大多数被当时的有权有势者私自转运收藏,残存的一小部分,现存于都江堰市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中心展览馆内。
其中一块上刻有“大宝绩经第六卷第六版大唐大历三年”,说明这块经版刻成于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公元768年)。
1995年,上藏经洞被发现,文物部门对此进行了发掘和整理。
虽然现在还没有准确的结论,证实灵岩寺建于何年,但根据藏经洞发现的石刻,以及各种资料相互印证,灵岩寺建造的时间,肯定不会晚于唐朝。

尘封千年的道场——都江堰灵岩书院的秘密(连载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