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大内密档”与八千麻袋事件(2)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1907年,王国维在罗振玉的举荐下进入学部,担任学部图书馆编辑,主管编译及审定教科书事宜。1923年春,王国维开始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这些经历引发他对“大内档案”内容、价值及日后辗转历程的关注。

明清“大内密档”与八千麻袋事件


1922年,王国维受罗振玉所托,写下《库书楼记》一文,详细记述了大内档案流散的经过:1921年,历史博物馆为了生计,将“无用之旧档”卖于纸商。1922年2月,罗振玉“以事至京师,于市肆见洪文襄揭帖及高丽国王贡物表时,识为大库物。因踪迹之,得诸某纸铺,则库藏具在,将毁之,以造俗所谓还魂纸者,已载数车赴西山矣。”最终,罗振玉以原价三倍的价格,一万三千元购下了这九千麻袋十五万斤的大内档案。对罗振玉抢救内阁大库档案的经历,王国维感叹道:“国家与群力所不能为者,竟以一人之力成之。”
多说一句,普遍所说之“八千麻袋”并非唯一说法,王国维在上文中就记录为九千麻袋。另有赵泉澄《北京大学所藏档案的分析》中也采九千麻袋一说;还有李光涛在《记内阁大库残余档案》则引用七千麻袋一说。不管是七千、八千还是九千,明清珍档被迫四散飘零却是事实。
1927年12月,鲁迅发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对“八千麻袋”事件进行剖析:“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虽然在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的奔走努力下,“大内档案”被救下许多,但很多珍贵文件依然流散损失。“九一八”事变后,为躲避战火,文献馆大部分明清档案与故宫文物一起,先迁存上海、南京,后又疏散于西南后方,1947年东归南京……这些承载了紫禁城数百年秘密的资料,包括诏令、奏章、朱谕、外国表章、历科殿试卷子,就这样被搬来搬去、买来买去,辗转不休。一直到1958年,国家档案局的专家们将1800麻袋布满灰尘的资料,重新拣选整理出了300麻袋有价值的文物资料,其中包含明崇祯年间的科抄、行稿;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的修改稿残档;吴三桂的题稿;郑成功抗清的敕谕等等珍贵史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