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国颛臾寻踪(2)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南武阳城遗址经专家鉴定距今11000年至34000年之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尚书·禹贡》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蒙即蒙山。即在传说中的大禹时期,先民便已经在这里疏浚河道、治理洪水、进行农业种植,有了文明的源头。这表明平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成为较为繁荣的先民聚居地,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海岱文化的核心区域。近年来,许多史学研究者以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考证,人文始祖伏羲作为当时的东夷族部落首领,初居、活动于蒙山之阳平邑、泗水交界的雷泽湖畔。因此,这里有伏羲后裔建立颛臾国祭祀其祖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颛臾村发现的明万历年间碑刻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反映了古人对于祭祀祖先的重视程度。远古的祭祀文化也有严格的规则,即“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左传·僖公十年》)。《礼记》中则有“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的礼制规定。这进一步证明了颛臾国既然祭祀的是伏羲,必定为伏羲后裔所建。
“颛臾”两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根据其象形,后人解读“颛”为“面对山前摆放的祭坛,一人双膝跪地,叩首大地”,“臾”为“两人押解着俘虏,即人牲”之意。两个字合起来寓意祭祀。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颛臾之名可能源于颛顼。颛顼为太昊、少昊之后东夷首领,是传说中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现颛臾已成为地名(今平邑县有颛臾村)的专用名词。
颛臾何时亡国,说法不一。光绪《费县志》载“秦始灭其国”。康熙《蒙阴县志》载“为齐所并”。前文提到的《论语·季氏》载: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反对讨伐。季氏最终伐没伐颛臾,史籍中没明确记载,后人多以“孔子深责之,季氏乃止”或“事而不克”解释。但从季康子(?—前468,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后到整个战国末,所有史料未再见提及颛臾,它从一个侧面说明颛臾国已被吞并。据此推测,颛臾国当于春秋末期或战国中期被他国所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