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人“缘”来福建游子(4)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2、迁徒时间
洞头列岛最后一次大迁徙始于明未清初年间,兴盛于康乾时期,延至民国,时间跨度长达300余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海禁”,康熙曰:“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康熙下令恢复被迁人民旧业,允许人民出海捕鱼、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对外通商口岸,并派员在沿海诸岛整顿徒民。然当年徒民或已远徒他乡,或转死沟壑,剩下寥寥无几,不得不招徕流民前来垦殖。偷垦流民才名正言顺地得以定居,例如沙角曾氏、庄氏、半屏金氏、小朴林氏、颜氏等姓氏都是在这一时期前来垦荒。据史料记载,雍正六年(1728),玉环厅同知张坦熊令驱逐流民,招徕良民开垦。乾隆二年,清朝廷派官员至大门等岛屿整顿移民,移民形成高潮。道光、咸丰年间,主要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正沉沦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犁地狱之中,农民及城乡手工业者失地破产,为求温饱,谋生路,继续移徙洞头补籍。
民国时期,迁徙洞头列岛最少,主要是洞头毕竟地处海岛,人口已接近饱和,可耕之地有限,同时盗贼纷起,兵匪不断,举家迁徙减少。
3、迁徙类型
早期的迁徙属于“墨渍”式迁徙,即少数人先探路,数年后回乡带着亲人和亲戚来此正式定居。这个时期的迁徙方式有举家同迁、父子同迁、兄弟同迁等。据东沙村耄耋老人介绍,东沙前后有两次大开垦,第一批福建徒民前来垦荒又多数回去,第二批前业垦荒才正式在此定居。据沙角《庄氏宗谱》载:“每岁秋冬不辞劳瘁,必将所得之物泛舟回籍,以养亲,如是者十有余年。”
中期的迁徙属于“连锁”式迁徙。在前期徙民的宣传和推波助澜下,引发了血缘性、地缘性共同迁徙。这个时期的迁徙方式有亲戚同迁、举族同迁、整村同迁等。例如,三条垄、霓北东岙柯氏家族, 始迁祖36人,乾隆年间由先后由福建同安下崎(即霞崎)家迁举族迁徙。后期为“个体寻亲”式迁徙,一部分人在宗人宗亲关系牵引下留居寻谋生路。据东岙《陈氏宗谱》载:“……次谦章迁居洞头东岙顶……。徽道,因寻二伯父随迁居东岙顶……。士美公之曾孙徽森公于乾隆初携徽团、徽桢,兄弟三人由福建同安来浙江玉环三盘东岙顶探亲族伯谦章公,遂储意迁居东岙为家……”。此外,有的徙民直接从福建迁入,或数年前已在温州周边市县繁衍几代人后再辗转迁入。例如,大门豆腐岩《张氏宗谱》记载:”吾母系张氏世居玉环豆腐岩考其始迁祖为十五世大寿公于清乾隆初从永嘉上河乡叶汇来迁原其族谱自六世祖明太师文忠公举孝亷时搜访遗迹得只于自闽(福建莆田县赤岸普门)迁瓯之始祖慎菴公之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