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成为惨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3)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正像波洛在一次饭局聊天时说过,最重要的是心理。影片精简情节和人物,以大量篇幅来展示一个浮华的小世界,渲染浮华中人“不可与外人道”的九曲十八弯心思。
![文艺评论|成为惨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http://fs.qqfile.top/re/aHR0cHM6Ly9waWNzMi5iYWlkdS5jb20vZmVlZC9hMDhiODdkNjI3N2Y5ZTJmYzI0MDI1ZWM0YTQ5MTkyZGI5OTlmMzY0LmpwZWdAZl9hdXRvP3Rva2VuPTBlZDYzMjBkMTVkMTY0ZWI3ZDYzM2ZkZGI2Y2ZjMzYz0)
2004年ITV版《尼罗河上的惨案》是《大侦探波洛》剧集里的一集,当时,这部始于1989年的剧集已经连载15年,到第九季,确立了非常稳定的风格。所以,这一版《尼罗河上的惨案》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内容,是节奏飞快的案情推理剧。在波洛与众人车轮战的斗智过程中,剧集绕开那些话里有话的枝蔓,集中于“所有的人在错的时间出现在错的地点”。《大侦探波洛》定位明确是拍给热爱且熟悉阿加莎的观众看,这决定了2004版《尼罗河上的惨案》以言简意赅的气势加速度地推进,高度贴合原作气质的选角,造成“对的演员出现在对的场合”的直观观感。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两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在社交网络上都得到很高的评价,所谓“珠玉在前”,1978版立足于小说原作的特色,作为那个时代的超级大片,捕捉到最大公约数观众的需求,2004版的目标观众是阿加莎的忠实书迷,多快好省地突出推理特色。
这个时代的年轻观众还会迷恋1930年代浮夸腐朽的上流社会氛围嘛?或者,还有多少新老观众有兴趣在大银幕上看一个矮胖的小胡子老先生絮叨一桩早被剧透得底朝天的“谜案”?两个答案很可能都是否定的。所以留给新版导演的挑战就变成,《尼罗河上的惨案》有可能被剥离了它的时代背景、甚至被架空以后重述嘛?
![文艺评论|成为惨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images/loading.gif)
电影正式开始于伦敦的饭店,笙歌不断,男欢女爱。虽说字幕标明那是1937年,但时间和时代感是被抽空的,陆续登场的男女更像当代人。原作里“暗涌”的氛围被明目张胆的荷尔蒙吸引取代了。在小说里,杰奎琳对西蒙容忍、纵容,她被迫成为西蒙的帮凶并泥足深陷,虽是出于错误的、盲目的爱,但终究是爱的行为,所以波洛一直怜惜她,若干次旁敲侧击地试图挽救她。这种老派的欲言又止的含蓄在这一版电影里荡然无存,情和欲之间,欲一面倒地压制了情,西蒙、杰奎琳和林奈特两两之间的驱动力,是一目了然的粗俗欲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